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2013年1月初,某审计组对乙公司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有关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的情况和资料如下:1.审计实施方案对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具体审计措施及所要实现的审计目标做出安排,部分摘录如下:①抽查产成品明细账,与总账相核对,以证实生产成本的真实性;②抽查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日期,确定其归属期,以证实生产成本截止期的正确性;③组织对存货进行监督盘点,以证实账面记录的存货是否确实存在;④逐笔审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以证实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2.审计人员通过执行初步的分析程序,发现该公司销售的几种产品中,有一种产品的毛利率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乙公司相关人员提供了如下解释:①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与上年相比有所上升;②该产品的营销费用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③该产品销售收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与上年相比有所上升;④该产品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3.审计人员对某产品生产成本会计记录进行抽查,发现其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记录了下列项目:①直接人工费350万元;②因自然灾害造成的A材料净损失250万元;③用于公益性捐助的B材料成本50万元;④由制造费用明细账分摊转入的车间水电费70万元。4.审计人员抽查生产成本明细账发现,E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借方余额60万元。经审计确认,该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的记录正确无误,贷方发生额多计100万元。2012年度E产品未对外销售。5.审计人员对库存A材料进行监盘时发现,盘点确认A材料实际库存量为2000吨,账面记录的结存量为2300吨。仓库保管员解释因仓库容量有限,300吨A材料委托其他企业代为保管。审计组成员提出以下四种意见:①直接认定账实不符;②向保管材料的企业函证;③建议乙公司调整账面记录;④向乙公司索取委托代管的书面证据。这25笔赊销业务账面余额为1125万元,经审定为1000万元。 “资料3”中,审计人员可以做出的初步判断是本期该产品生产成本:()
A. 会计记录正确
B. 被高估250万元
C. 被高估300万元
D. 被高估370万元
我国()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应纳税所得额进行审查时发现下列事项,其中属于应在税前会计利润基础上予以调增的项目有:()
A. 向税务机关缴纳的税收滞纳金
B. 因污染环境而支付的罚款
C. 向关联企业的捐赠
D. 所购国债的利息收入
E. 从联营企业分得的税后利润
下列关于存货监盘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定期进行存货盘点,审计人员不必进行监盘
B. 存货监盘的主要目的是鉴别存货的质量等级
C. 监盘的范围应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而定
D. 对盘点难度大的存货,应根据被审计单位存货收发记录确认存货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