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旗帜图案是一双橄榄枝衬托着整个地球,这一图案取材于哪个故事______
A. 潘多拉的盒子
B. 诺亚方舟
C. 不和的金苹果
D. 达摩克利斯之剑
查看答案
下列是西方著名哲学家及其代表作,作者与其著作不相符合的一项是______。
A. 柏拉图:《理想国》
B.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C. 康德: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D. 列宁:《资本论》
马未都:莫言获奖让中国人长舒一口气 文学是一个残酷社会的梦想,是一个完美社会的消遣,而对中庸社会来说,它是一种寄托,为作家所用,替自己也替百姓宣泄情感。千万不要把文学误认为仅是小说,小说仅是一段历史时期最为时髦的文学表达,诗词曲赋是,话剧电影也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过无与伦比的辉煌,只是那时没有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人企盼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花落中国,算是水到渠成。我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最辉煌的时刻,听论大作家们以仰望的口吻谈论诺贝尔文学奖时,仿佛这奖是上帝发的;我们熟知的泰戈尔、萧伯纳、蒲宁、赛珍珠、福克纳、海明威、萨特、肖洛霍夫、川端康成、索尔仁尼琴、马尔克斯等像神一样在文学的巅峰上矗立,我们只能仰望,不能近身。 我印象中莫言先生敏行讷言,小说写得多,话说得少;一般作家都是话痨,喋喋不休,而莫言常一笑对之,充满了内心的神秘,所以他能获奖。据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透露,莫言在他电话里得知获奖后,“他狂喜并惶恐(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狂喜是为中国作家的整体荣誉;惶恐则是儒家思想的谨慎谦虚。向莫言先生致以祝贺! 海明威
阅读鲁迅先生20世纪20年代的杂文《论睁了眼看》片段,写一篇题为《重读〈论睁了眼看〉想到的》的读书报告,要求解读准确,思路开阔,有独到见解,字数在400左右。鲁迅先生文章原文如下: [题目]论睁了眼看 [年代]1925年7月22日 [作者]鲁迅 [体裁]杂文 虚生先生所做的时事短评中,曾有一个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猛进》十九期)。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能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但现在我所想到的是别一方面——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我们的圣贤,本来早已教人“非礼勿视”的了;而这“礼”又非常之严,不但“正视”,连“平视”“斜视”也不许。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至于说对外,却有大力量,乃是近一月来的新说,还不知道究竟是如何…… 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关羽岳飞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一是前世已造夙因,如岳飞;一是死后使他成神,如关羽。定命不可逃,成神的善报更满人意,所以杀人者不足责,被杀者也不足悲,冥冥中自有安排,使他们各得其所,正不必别人来费力了。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狡猾。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再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沪汉烈士的追悼会中,活的人们在一块很可景仰的高大的木主下互相打骂,也就是和我们的先辈走着同一的路。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榨出,但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倘以油为上,就不必说;否则,当掺入别的东西,或水或碱去。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待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现在,气象似乎一变,到处听不见歌吟花月的声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铁和血的赞颂。然而倘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O,或Y和Z,一样是虚假的;只可以吓哑了先前鄙薄花月的所谓批评家的嘴,满足地以为中国就要中兴。可怜他在“爱国”大帽子底下又闭上了眼睛了——或者本来就闭着。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下列常用英文缩写所代表的含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 UNSC——联合国安理会
B. GDP——国内生产总值
C. UNESCO——世界卫生组织
D.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