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是适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较轻法律后果的构成要件,属于

A. 标准的犯罪构成
B. 修正的犯罪构成
C. 基本的犯罪构成
D. 派生的犯罪构成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关于刑法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现行《刑法》是1997年制定的
B.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属于附属刑法
C. 广义的刑法包含一切形式的刑法,而狭义的刑法仅特指刑法典
D. 《票据法》中规定的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属于单行刑法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这种对犯罪的定义属于

A. 形式定义
B. 实质定义
C. 形式与实质结合的定义
D. 形式定义或实质定义

犯罪的实质特征是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严重的违法性
C. 严重的可惩罚性
D. 严重的道德缺失性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
B. 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
C. 《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了“伪造”与“变造”,但不排除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
D. 《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