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君再来牛肉面是一家以出售牛肉面起家的快餐馆,目前正在推出其他快餐品种。该餐馆采取标准化服务流程,顾客就座后,在标准菜单上用√选出要点的快餐食品,然后当场付费,服务员在其桌子上摆放号牌,据此送餐。由于君再来快餐店位于CBD的繁华地段,中午还接受写字楼内各公司订餐并负责送餐上门。 [要求] 针对君再来,采用平衡计分卡对其绩效进行考量。(每个维度写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13年2月26日宣布,中海油以151亿美元(约合940亿人民币)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这也创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额交易。 溢价60%收购 中海油披露,此次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而溢价60%收购尼克森对于中海油来说是否划算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此次收购除花151亿美元以外,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债务,这也意味着它的并购成本已接近了200亿美元。对此,中海油总经理杨华表示,收购价格合不合理要看资产价值。“尼克森这个公司的探明可采储量是10亿桶油当量,而且有前景的储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 Martec(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总监曹寅认为,中海油的收购价格并不算高,比起美元的“空头支票”,还是手握资源更靠谱。 他认为,尽管相对于shell,BP这样的巨头,尼克森显得“质量平平”,但尼克森在北海,墨西哥湾的油气资源和权益对于中国油气业和国家能源安全来说都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此外即使仅从资源储量来说,尼克森也值200亿美元这个价格。 北海海上油气富集,是能源企业必争之地。而尼克森在北海的资产组合中有68个区块,在北海地区的产量位居第二。资料显示,尼克森的资产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等全球最主要产区,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以及页岩气资源。 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通过收购尼克森,使公司获得一个国际领先的发展平台。中海油坚信收购尼克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并将为股东带来长远利益。 “尼克森是一个较强且具备较好增长前景的多元化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量及储量较高的勘探前景以及能够实现其资产价值的高素质员工。中海油将充分发挥该平台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公司的海外业务。”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说。 中海油披露,通过收购,中海油战略性进入海上油气富集盆地和新兴页岩气盆地,使中海油的资产组合更加多样化,同时巩固其在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地区的现有地位。 国内资深油气专家韩学功表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最重要的在于其战略意义,中海油进入到了北海油气富集区,且在页岩气非常规油气开发上将有大的进步。 据了解,这笔交易已获得尼克森股东、加拿大当地法院、加拿大政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及中国国家发改委等批准。 尼克森作为中海油全资子公司将由首席执行官Kevin Reinhart继续负责管理,Kevin Reinhart在尼克森有1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新董事会由中海油、尼克森现有管理团队及加拿大籍独立董事组成,李凡荣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关注尼克森已经七年 杨华介绍,中海油为收购尼克森中海油准备了七年的时间,金融危机为收购的实现提供了诱人的机会。杨华称,从2005年12月中海油就开始密切关注这个公司,尼克森在纽交所的股票代码NXY成为杨华每天跟踪的一只股票。杨华也表示,收购最难的是把握时机和价格,“我们一直在看,这次机会太诱人了。” 资料显示,尼克森能源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一家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同时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市。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历程 2012年7月23日 中海油宣布将分别以每股27.50美元和26.00加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和优先股。 2012年8月29日 中海油向加拿大政府提交关于收购的审批申请。 2012年9月20日 尼克森公司召开股东大会,99%的普通股持有人和87%的优先股持有人,赞成并批准此项收购协议。同日,加拿大法院批准该协议。 2012年10月11日 加拿大首次延长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审批期限,将审批申请期限延长30天。 2012年11月2日中海油在提出收购要约后第二次遭到审批延期。加拿大政府决定将审批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申请期限再次延长30天。 2012年12月7日 加拿大政府宣布,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 2013年1月18日 国家发改委披露,已于2012年12月批准中海油整体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项目。 2013年2月12日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正式批准中海油对尼克森公司位于美国墨西哥湾资产的收购建议。 中海油近年收购情况 2011年:2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油砂开发商OPTI 2010年:13亿美元收购马拉松安哥拉32区块公司 2010年:30亿~50亿美元竞购非洲的油气企业Kosmos Energy油田 2008年:25亿美元收购挪威Awulco Of fshore ASA公司全部股权项目 2006年:23亿美元收购尼日利亚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 更大挑战或许在后面 业内人士认为,交易完成后,中海油还将面临更多的内忧外患。其中,并购后的内部整合是中海油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称,从以往经验来看,管理理念分歧等因素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受挫,此类案例占海外收购总数的一半以上。 她认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之后,电面临经营管理、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挑战,更大的困难也许还在后面。 不断严峻的政治、安全与政策风险也将成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中海油在收购尼克森公司的过程中,遭到了加拿大和美国部分议员的强烈反对,对项目推进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加拿大政府还修改了《加拿大投资法》,更加严格地对待外国国有企业投资加拿大的审批,这些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干扰和排挤将是中海油面临的较大障碍。 影响 中海油成功进入北海,专家表示对消费者直接影响较小。 “……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消费者的直接影响还很远。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收购更多是一种国家战略,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目前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6.4%,创下历史最高值。” 中海油尼克森股价“双跌”,分析称投资者更关心并购后的投资回报。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股票震荡走跌。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对这笔巨额并购交易仍持保守态度。 港股市场上,中海油盘初显著低开走弱,开盘报15.2元每股,截至收盘跌1.7%,报收15.06港元。而在美股市场,中海油股票同样走跌。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一下午四点收盘,中海油收跌1.81%,报194.74美元。 此外,周一,尼克森在纽交所上市的股票收跌0.07%,报27.41美元,在盘后交易时段上涨0.29%至27.49美元。 “投资者一般会考虑,这笔并购交易需要公司支付大量资金成本,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几年的收入和利润。此外,公司在整合中还可能会支付更高成本,要招聘更多专业人员,包括交易完成后各方面成本支出,这些会陆续体现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中。再加上若收购拉动利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短期之内公司业绩可能无法休现。不同的投资者对这笔交易的前景和是否物有所值有不同的看法。投资者可能会考虑这笔交易未来是否能给中海油带来合理的回报。”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昨日分析。 背景信息 中海油7年前竞购美国优尼科曾受阻。中国企业如今并购过程更公开透明,赢得他国信任。 2005年,中海油曾以185亿美元的价格欲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其间,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与中海油展开竞争,在经历与雪佛龙的拉锯战以及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中海油最后宣布退出收购。 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分析称,2005年那次,国内欲望非常强烈,但中海油当时确实没有很好地跟出售方和美国政府机构进行沟通,没有做更多的正面宣传,所以国外市场可能对当时的交易有不同的看法。如今七八年过去了,国内企业有了更专业的经验,跟国外同行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多方沟通,说明此交易的目的以及会给加拿大和美国带来的相应利益等,这方面工作做得更开放透明了,这是一个进步。另外,从国际形势来看,相比七八年前,中国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更高,中国企业的购买实力也被广泛认可和了解,有了互信的基础后,交易就更容易操作。 [要求] 列示导致并购失败的常见原因。中海油将最可能面临哪些失败风险。

乙公司是一家图书销售企业,目前在全国拥有200多家图书销售实体店。随着网络电商参与图书经营,使销售图书的实体店受到严重冲击。为此,乙公司决定也在网上设立虚拟店铺,专门对图书进行销售。但因乙公司未有过进行信息技术运营的资源和经验,因此,乙公司将网络销售的相关建设中技术部分外包给一家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并由该公司负责后续维护及改进。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外包存在的优缺点。

大海3COM合资公司出现亏损,也许能让大海思考如何更好地走向国际化。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大海公司CEO这位具有忧患意识的商业领袖,应能从中反思大海在成为全球性跨国公司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 合资双方的企业文化背景明显不同。一位3COM的员工表示,以前曾过得逍遥快活;来到合资公司后,他发现大海的员工“玩命工作,很少有乐趣”,自己现在也太忙而无暇与家人享用度假别墅和豪华游艇。“我的生活质量变得很糟,”他感叹说,“但还得努力适应这个非常艰苦的工作。” 3COM那种美国式的独立悠闲自由的IT人文精神和大海那种对猎物穷追不舍的群狼战术形成极大反差。一位分析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美国式经营方式与中国本土企业经营模式之间肯定有所不同,甚至会产生冲突,双方的企业文化还有待磨合。”大海的海外员工超过3000人,如何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员工用一种文化统一起来,这是大海所必须解决的。大海3COM合资公司出现的问题也显示出,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大海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激励合作伙伴。一位IT分析师认为,大海已经具备了产品和技术的优势,也能较好地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如果能够向选定的合作伙伴例如3COM及合资公司等提供一些更好的财务激励或利润回馈,可能会更有效。 [要求] 对合作伙伴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冲突,这可能是大海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两大难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文化和绩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可能的不良影响、对企业可能的促进作用及改进建议)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13年2月26日宣布,中海油以151亿美元(约合940亿人民币)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这也创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额交易。 溢价60%收购 中海油披露,此次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而溢价60%收购尼克森对于中海油来说是否划算也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此次收购除花151亿美元以外,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债务,这也意味着它的并购成本已接近了200亿美元。对此,中海油总经理杨华表示,收购价格合不合理要看资产价值。“尼克森这个公司的探明可采储量是10亿桶油当量,而且有前景的储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 Martec(迈哲华)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总监曹寅认为,中海油的收购价格并不算高,比起美元的“空头支票”,还是手握资源更靠谱。 他认为,尽管相对于shell,BP这样的巨头,尼克森显得“质量平平”,但尼克森在北海,墨西哥湾的油气资源和权益对于中国油气业和国家能源安全来说都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此外即使仅从资源储量来说,尼克森也值200亿美元这个价格。 北海海上油气富集,是能源企业必争之地。而尼克森在北海的资产组合中有68个区块,在北海地区的产量位居第二。资料显示,尼克森的资产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等全球最主要产区,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以及页岩气资源。 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通过收购尼克森,使公司获得一个国际领先的发展平台。中海油坚信收购尼克森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并将为股东带来长远利益。 “尼克森是一个较强且具备较好增长前景的多元化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量及储量较高的勘探前景以及能够实现其资产价值的高素质员工。中海油将充分发挥该平台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公司的海外业务。”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说。 中海油披露,通过收购,中海油战略性进入海上油气富集盆地和新兴页岩气盆地,使中海油的资产组合更加多样化,同时巩固其在加拿大油砂、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地区的现有地位。 国内资深油气专家韩学功表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最重要的在于其战略意义,中海油进入到了北海油气富集区,且在页岩气非常规油气开发上将有大的进步。 据了解,这笔交易已获得尼克森股东、加拿大当地法院、加拿大政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及中国国家发改委等批准。 尼克森作为中海油全资子公司将由首席执行官Kevin Reinhart继续负责管理,Kevin Reinhart在尼克森有1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新董事会由中海油、尼克森现有管理团队及加拿大籍独立董事组成,李凡荣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关注尼克森已经七年 杨华介绍,中海油为收购尼克森中海油准备了七年的时间,金融危机为收购的实现提供了诱人的机会。杨华称,从2005年12月中海油就开始密切关注这个公司,尼克森在纽交所的股票代码NXY成为杨华每天跟踪的一只股票。杨华也表示,收购最难的是把握时机和价格,“我们一直在看,这次机会太诱人了。” 资料显示,尼克森能源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一家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同时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上市,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市。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历程 2012年7月23日 中海油宣布将分别以每股27.50美元和26.00加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和优先股。 2012年8月29日 中海油向加拿大政府提交关于收购的审批申请。 2012年9月20日 尼克森公司召开股东大会,99%的普通股持有人和87%的优先股持有人,赞成并批准此项收购协议。同日,加拿大法院批准该协议。 2012年10月11日 加拿大首次延长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审批期限,将审批申请期限延长30天。 2012年11月2日中海油在提出收购要约后第二次遭到审批延期。加拿大政府决定将审批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申请期限再次延长30天。 2012年12月7日 加拿大政府宣布,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 2013年1月18日 国家发改委披露,已于2012年12月批准中海油整体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项目。 2013年2月12日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正式批准中海油对尼克森公司位于美国墨西哥湾资产的收购建议。 中海油近年收购情况 2011年:2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油砂开发商OPTI 2010年:13亿美元收购马拉松安哥拉32区块公司 2010年:30亿~50亿美元竞购非洲的油气企业Kosmos Energy油田 2008年:25亿美元收购挪威Awulco Of fshore ASA公司全部股权项目 2006年:23亿美元收购尼日利亚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 更大挑战或许在后面 业内人士认为,交易完成后,中海油还将面临更多的内忧外患。其中,并购后的内部整合是中海油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称,从以往经验来看,管理理念分歧等因素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受挫,此类案例占海外收购总数的一半以上。 她认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之后,电面临经营管理、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挑战,更大的困难也许还在后面。 不断严峻的政治、安全与政策风险也将成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之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中海油在收购尼克森公司的过程中,遭到了加拿大和美国部分议员的强烈反对,对项目推进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加拿大政府还修改了《加拿大投资法》,更加严格地对待外国国有企业投资加拿大的审批,这些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干扰和排挤将是中海油面临的较大障碍。 影响 中海油成功进入北海,专家表示对消费者直接影响较小。 “……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但对于消费者的直接影响还很远。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收购更多是一种国家战略,保障国内能源安全,目前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6.4%,创下历史最高值。” 中海油尼克森股价“双跌”,分析称投资者更关心并购后的投资回报。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股票震荡走跌。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对这笔巨额并购交易仍持保守态度。 港股市场上,中海油盘初显著低开走弱,开盘报15.2元每股,截至收盘跌1.7%,报收15.06港元。而在美股市场,中海油股票同样走跌。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一下午四点收盘,中海油收跌1.81%,报194.74美元。 此外,周一,尼克森在纽交所上市的股票收跌0.07%,报27.41美元,在盘后交易时段上涨0.29%至27.49美元。 “投资者一般会考虑,这笔并购交易需要公司支付大量资金成本,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几年的收入和利润。此外,公司在整合中还可能会支付更高成本,要招聘更多专业人员,包括交易完成后各方面成本支出,这些会陆续体现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中。再加上若收购拉动利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短期之内公司业绩可能无法休现。不同的投资者对这笔交易的前景和是否物有所值有不同的看法。投资者可能会考虑这笔交易未来是否能给中海油带来合理的回报。”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昨日分析。 背景信息 中海油7年前竞购美国优尼科曾受阻。中国企业如今并购过程更公开透明,赢得他国信任。 2005年,中海油曾以185亿美元的价格欲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其间,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与中海油展开竞争,在经历与雪佛龙的拉锯战以及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中海油最后宣布退出收购。 投中集团首席分析师分析称,2005年那次,国内欲望非常强烈,但中海油当时确实没有很好地跟出售方和美国政府机构进行沟通,没有做更多的正面宣传,所以国外市场可能对当时的交易有不同的看法。如今七八年过去了,国内企业有了更专业的经验,跟国外同行企业和政府机构进行多方沟通,说明此交易的目的以及会给加拿大和美国带来的相应利益等,这方面工作做得更开放透明了,这是一个进步。另外,从国际形势来看,相比七八年前,中国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更高,中国企业的购买实力也被广泛认可和了解,有了互信的基础后,交易就更容易操作。 [要求] 请列出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常见方法(写出方法即可)。对尼克森公司最可能采取哪些方法(列出两种即可),请给出简要理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