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患者李××,女性,21岁,农民。因"停经27+5周,胸闷憋气7天"入院。自诉自幼体弱,不能从事体力劳动。20岁结婚,G1P0A0L0。既往月经规律,现停经27+5周,胸闷憋气7天,夜间不能平卧。伴咳痰,为稀薄白色痰。查体:T37℃,P122次/分,R23次/分,BP125/76mmHg。口唇、甲床发绀,杵状指。心脏听诊:心律规整,心音低钝,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3/6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底部可闻及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腹部膨隆,宫高20cm,LOA,FHR162次/分。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5×109/L,N74%,Hb104g/L,Plt148×109/L。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液生化、凝血功能、病毒七项大致正常。 对该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哪些是不正确的()
A. 下病危/重通知
B. 取半卧位
C. 心电监护
D. 高浓度面罩吸氧
E. 强心剂
F. 利尿剂
G. 氨茶碱
H. 低分子肝素
I. 广谱抗生素(至少二联)
J. 地塞米松
K. 立即引产终止妊娠
L. 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儿男性,8岁,因“发热,咽喉肿痛”来诊。时症见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乳蛾肿大溃烂,口疮口臭,面红唇赤,皮疹显露,颈、腋、腹股沟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胁下痞块,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该患儿中医证候诊断是()
A. 邪郁肺卫
B. 邪郁肺胃
C. 热炽气营
D. 热瘀肝胆
E. 邪陷厥阴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12岁,直面型,面下1/3高度偏低,上下颌中切牙舌倾,上颌侧切牙唇倾,磨牙远中关系,上颌拥挤6mm,下颌拥挤4mm 在打开咬合时不能采用()
A. 上颌平面导板
B. Ⅱ类牵引
C. 上颌牙合垫
D. 摇椅弓
E. 后牙垂直牵引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52岁,右侧后下牙反复疼痛半年,口服消炎药后可缓解但反复发作,近1周,疼痛加重,同侧耳颞区放射痛,自觉牙伸长不能咀嚼.右侧下唇发麻,并出现高热、畏寒、饮食不振。查体:T39.2℃,P108/min,R24/min,急性病容。右面部轻微肿胀,右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探死髓,7654|牙松动Ⅱ至Ⅲ度、叩痛,冠周溢脓。白细胞总数为10.3×109/L,中性分类为89% 此时该病例颌骨X线显示()
A. 有明显的骨质破坏
B. 骨质游散性破坏
C. 骨质未见明显破坏,但病灶牙根尖周病变
D. 颌骨有明显死骨形成
E. 颌骨形态改变,有新骨形成
患者女,30岁,经产妇。以“自然分娩后一周,发冷,发烧,腹痛7天”为主诉入院。患者平素月经30天,此次妊娠孕9个月。一周前劳累后出现阴道流液,后出现规律腹痛,请当地接生人员在家接产。腹痛10小时后自然分娩一活女婴,产后出血较多,胎盘胎膜娩出完整,会阴轻度裂伤,未予缝合。产后第二天发冷发烧,偶尔寒颤,伴腹痛,请接产医生检查,见宫底平脐,较软,体温38.9℃,于是给予缩宫素10单位肌肉注射和交沙霉素0.5g/d,4次口服,体温仍高,腹痛不缓解,故转至本院。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9.5℃;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6×1012/L,白细胞18.7×109/L,中性杆状粒细胞>6%;导尿常规化验:白细胞(++),红细胞5~8/HP;B超检查 关于产褥病率的定义,正确的是()
A. 测腋下体温
B. 每日测体温4次,间隔4小时,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C. 产后24小时至产后10天
D. 一定有感染
E. 每日测体温4次,有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F. 测口表
G. 每日测体温4次,间隔4小时,有4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H. 产后2小时至产后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