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作文教学的看法。魏书生曾说:“学生对批改作文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关注教师的批语的程度。”为此,必须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我认为魏书生的批改方法值得借鉴:一是最基本的部分,包括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几个、有几处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二是实质性部分,包括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妥帖、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看表达
A. 相互批改,贯穿一个“赏”字
B. 作文批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C. 学生不容易吸收别人的长处,对于别人的缺点、短处学生不会引以为戒
D. 学生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既可欣赏到不同学生的作文,又可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查看答案
某教师在讲授《看云识天气》时,讲解了三种说明顺序,下列不是说明顺序的是()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情景发展
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围绕“口语交际教学”展开深入探讨,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有用信息
B. 教师可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交际能力
C. 教师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体验不同生活,激发学习兴趣,表达真情实感
D. 学生可采用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演示文稿,运用电子邮件等多种通讯方式进行交流
教师教学“有趣的对联”时。为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述了乾隆和纪晓岚给一位老叟所写的一副对联“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以下学生对老叟高寿的判断,正确的是()
A. 120岁
B. 121岁
C. 140岁
D. 141岁
学习《兰亭集序》,教师在课堂上亲笔撰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字体(行书),“大家说说,有我国‘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作品是什么”(《兰亭集序》)教师课件展示作品,让学生感知行书行云流水之美。“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作品写了什么内容。”对该教学行为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导入形式新颖,有助于展示教师的特长
B. 课堂上撰写作品.时间略长,导入稍显拖沓
C. 导人比较好地引入了教学内容
D. 丰富了课堂.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