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当你站在海边,望着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水和一层一层涌向岸边的浪花,是否会有一种______舒畅、开阔、生气勃勃的感觉俄罗斯生物物理学家阿拉巴特日独辟蹊径,观察研究了这一现象。他注意到,当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形成海浪时,会产生人耳听不见的频率为8~13赫兹的次声波。该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晓。但是阿拉巴特日感兴趣的是,在我们人体内部究竟是什么东西能与来自大海的次声波频率相一致呢当他将注意力转向生物医学资料时,马上发现了自己想找的答案。原来,在人的大脑里存在各种不同的生物电流,它们可以通过脑电图被记录下来。科学家们对记录下来的脑电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类。已知的几种生物电流节律无论在频率上还是在强度上都有很大差别,其中一种节律的频率为8~13赫兹。真是惊人的巧合!也许,海洋次声波能在人的大脑里引起某种共振。节律能使人们表现出正常和精神饱满的状态。只要人稍微紧张、疲倦,节律便会减弱,这时大脑中具有其他频率的一些节律就会开始占上风。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大脑中的天然节律具有某种对大海生活的遗传生理适应性呢或许这种遗传生理适应性正说明人类远古祖先起源于大海吧。阿拉巴特日认为,人为激发频率为8~13赫兹的次声波完全能使人处于并保持不眠状态。这也许是生理学上的又一新课题。 频率8~13赫兹的次声波产生的条件是()。

A. 海水
B. 风力
C. 海岸
D. 海浪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女性,40岁,因车祸外伤导致阴道黏膜损伤感染,需用苯扎溴铵溶液冲洗伤口。现有 5%苯扎溴铵10ml,配制伤口冲洗液,应加蒸馏水至

A. 1250ml
B. 1000ml
C. 750ml
D. 500ml
E. 250ml

199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米切尔·洛林宣布:在2.6亿年以前,栖息在美国得克萨斯山区一种外形像蜥蜴的名叫四角龙的爬行动物,确实是哺乳动物的远古“______”,①填补了进化链中,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中缺少的一环。1987年,米切尔·洛林研究了一块盘龙类的头骨化石。随着研究的深入,化石上的一些细节却使他困惑不解。②大多数的盘龙类在腭部有很大的孔,而在较进化的兽孔类身上,这个孔已被封闭,四角龙也有一个腭孔,但已明显缩小,其直径仅为0.635厘米。③盘龙类在头部背面有一块很大的骨,用以支持颌骨,在兽孔类中,这块骨头已大大缩小了,而四角龙的这块骨要较兽孔类大,又较盘龙类小。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过颞孔的咀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由肌腱相接。这些发现使洛林相信,四角龙是盘龙类和兽孔类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他又把从几块盘龙类和兽孔类动物化石中获得的信息输入电脑(包括腭孔、颞孔形状、头颅骨形状、牙齿数量和着生位置等),④由电脑判断出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进化树上,通向兽孔类一边的第一个分叉就是四角龙。 文中“两者之间的联系”指的是()。

A. 由盘龙类、兽孔类化石中分析出的相关状况
B. 由盘龙类、兽孔类中发现的动物进化规律
C. 腭孔、颞孔、颅骨的形状,牙齿的数量以及着生位置
D. 四角龙与盘龙类、兽孔类之间的区别和变化

男性,25岁,高热1周,拟诊败血症。医嘱取血培养,其目的是

A. 测定血清酶
B. 查找致病菌
C. 测定非蛋白氮含量
D. 测定电解质
E. 测定肝功能

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 一年中洪水期水面宽度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