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国与中国均为1965年在海牙签订的《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的缔约国。现甲国法院依该公约向总部设在南京的东陵公司送达若干司法文件,根据该公约及我国的相关规定,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A. 这些司法文书应由甲国驻华使、领馆直接送交我国司法部
B. 收到司法部转递的司法文书后,执行送达的人民法院如发现该司法文书所涉及的诉讼标的属于我国法院专属管辖,则应拒绝执行甲国的送达请求
C. 执行送达的人民法院如果发现其中确定的出庭日期已过,则应直接将该等司法文书退回,不再向东陵公司送达
D. 东陵公司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该等司法文书后,发现其只有英文文本的可以拒收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列哪些属于公证员不得从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A. 利用新闻媒体炫耀自己,贬损他人,排斥同行,为自己招揽业务;
B. 利用其他手段炫耀自己,贬损他人,排斥同行,为自己招揽业务
C. 利用与行政机关、经济组织的特殊关系进行业务垄断
D. 利用与社会团体的特殊关系进行业务垄断

下列哪些权利属于期待权

A. 已具备全部要件,从而被当事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B. 继承开始前的继承权
C. 由既存债权产生的将来债权
D. 以附停止条件和附始期法律行为所设定的权利

甲借用朋友乙的吉他数月。期间,甲因亟须用钱,向同事丙借200元,并就吉他设定质押,但丙不知此吉他非甲所有。后甲逾期未偿还债务,丙即变卖该吉他实现债权。现问,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因丙不知甲无处分权,故适用善意取得,质权设定有效
B. 因甲对吉他无处分权,且质权不适用善意取得,故该质权设定无效
C. 甲、丙应共同赔偿乙的损失
D. 应由甲单独赔偿乙的损失

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签订了进口一批仪器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有关合同的一切争议适用德国法,此批货物由新加坡籍“比西”号承运,并投保了一切险。“比西”号在印度洋公海航行时与巴拿马籍货轮“丽莎”号相撞。“比西”号船长为了避免该轮沉没采取了自愿搁浅的措施,“比西”号在救助人的帮助下进入了避难港,经修理继续航行到达中国目的港。但在途中曾突遇特大暴风雨,使部分仪器湿损。 上述各方当事人如发生诉讼,下列关于法律适用问题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 如果该船舶碰撞(案)在中国法院审理,应适用于中国法
B. 如果该船舶碰撞(案)在中国法院审理,应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C. 如果有关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争议在中国法院审理,应适用中国法
D. 如果有关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争议在中国法院审理;应适用德国法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