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病历摘要:男,23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四肢出现散在红斑,无自觉症状,一直未引起患者重视。1年前,皮疹突然增多,很快累及躯干、面部,伴发结节、疼痛及压痛,并出现畏寒、发热(38℃~39.7℃),乏力,双小腿轻度麻木。体检:体温37.1℃,轻度柯兴面容,心、肺、肝、肾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面部、四肢散在暗红斑、结节,界线清,压痛明显。左侧尺神经轻度肿大,双小腿触觉稍迟钝。头发稀疏,眉毛分布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9g/L,白细胞13.6×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 麻风杆菌常规查菌阴性或弱阳性的是()
A. TT
BB
C. BL
D. LL
E. BT
F. I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45岁,公司经理。平素为人热情但心胸狭窄。一日因为家务事与丈夫发生争吵,互不相让,在争执中患者突然倒地,大哭大叫,满地打滚,扯头发,撕衣服,捶胸顿足,以头撞地,半小时后僵卧于地,推之不应,呼之不语,双目紧闭。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患者瘫痪在床,腿部失去知觉,送至综合性医院,经各科会诊及相关辅助检查,均排除其他科疾病,转至精神科住院治疗。 目前对该患者来说,较为简捷适当的治疗手段是()
A. 认知一行为治疗
B. 家庭治疗
C. 催眠治疗
D. 暗示治疗
E. 精神分析
F. 运动治疗
案例分析题病历摘要:女性患者,38岁,在近4个月内突发每接触冷水及冷风后,于暴露或接触部位产生斑块性水肿,严重时有手麻、胸闷、心悸及腹痛等症状。皮损持续数分钟致数小时后自动消退。 对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诊断有意义的试验()
A. 被动转移试验
B. 斑贴试验
C. 冰块诱发试验
D. 激发试验
E. 再激发试验
患者男性,74岁,因“咳嗽、咳痰、气促”来诊。患者咳嗽、咳痰,气促7年,吸烟史40余年,戒烟4年,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口唇略发绀,桶状胸,双肺语音震颤减弱,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17×109/L,中性粒细胞0.77。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提示患者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医师在取得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前,经验用药时除考虑病原菌分布特点外,还应考虑本院内细菌耐药情况以及原卫生部38号文件。关于选用的抗菌药物,叙述正确的是()
A. 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在76%以上
B. 头孢呋辛对大部分细菌耐药率在53%以上
C.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部分细菌耐药率在32%以上
D. 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25%以上
E. 亚胺培南对肠杆科细菌耐药率2%左右,对非发酵菌的耐药率在30%左右
F. 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率在3%左右
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62岁,因“原发性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来诊。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常规免疫抑制治疗,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术后第9日,患者的血红蛋白开始下降,胆红素逐渐上升。第11日,血红蛋白降至67g/L,血清总胆红素升至295.67mmol/L。患者呈贫血貌,乏力,皮肤巩膜黄染。急行胆道造影及胸、腹CT检查,排除胆道并发症、腹腔及消化道出血或全身感染可能。患者转氨酶持续下降,胆汁量及颜色正常,不考虑排斥反应。遂给予A型浓缩红细胞2U,术后12日,血红蛋白降至52g/L,血清总胆红素282.34mmol/L。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阴性,考虑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针对患者,可采用的治疗方法为()
A. 糖皮质激素
B. 输血
C. 脾切除
D. 免疫抑制剂
E. 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
F. 预防感染
G. 去铁胺
H. 保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