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不作为行为对危害结果没有原因力,故不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
B. 甲将婴儿弃于家中饿死,可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乙将婴儿弃于人来人往的路边,婴儿被骑自行车的人撞死,可认定为遗弃罪,二者的实质差别是作为义务程度
C. 不作为是指没有实施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而并不等于没有任何举动
D. 认定不作为行为构成不纯正不作为犯,该不作为应当与作为行为具有等价性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副食商店的店主甲曾经目睹了乙醉酒后打伤人的行为,在乙气势汹汹来买酒,并声称“要干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时,仍然应乙的要求将高度白酒卖给了乙。乙喝下了买的白酒,在副食商店门口残忍地将一行人杀死。由于副食店店主甲具有阻止乙的杀人行为的义务,因此,其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 犯罪人甲盗掘古墓葬时,将他人的农舍挖垮,并将房主埋在瓦砾中,在主人呼救而盗墓者救助又比较容易时,甲为逃避追究而逃离现场,致使房主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盗掘古墓葬罪,数罪并罚
C. 行为人甲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珍贵树木,树木倒下时砸着乙头部,甲明知不立即救助乙就会导致死亡的后果,但未予救助独自离去,乙被砸死。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数罪并罚
D. 行为人甲交通肇事后,因担心受到法律处罚直接逃走,导致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张某意图诈骗李某的钱财,但因其初次作案,较为紧张,被李某识破,李某见其甚为可怜,遂给其钱款。张某的诈骗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 谢某意图杀死刘某,在砍其数刀后,见其流血不止,心生悔意,将其送至医院,但护士失误注射了错误的针剂,导致其死亡。谢某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 林某用刀刺情人陈某腹部,使其受致命伤,不久必死无疑。林某见其痛苦,心中不忍,用板车拉其去救治。途中遇出租车司机违章行驶,撞向板车致陈某当场死亡。林某的行为与陈某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 马某去医院看病,遇见自己在医院工作的好友宋某,二人多日未见聊起近况,宋某边聊天边给病人配药,结果因疏忽药量配制错误,致使病人王某严重残疾。马某行为与王某重伤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我国刑法的是______
A. 中国公民谭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B. 福建省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周某随团探亲去日本,在日本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C. 我国解放军某部队军人张某因公务出国,在菲律宾因财物被盗,为生活所迫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D. 美国公民琼斯将代为保管的居住在美国的我国公民赵某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有些情形下溯及既往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 对累犯从重处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D. 法律主义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