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长寿长乐补酒有增加免疫力、抗老防癌之奇功,能调控血压、改善血凝状况,对治疗腰腿痛、神经衰弱及不育症均有显著疗效。
B. 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的人群,否则,就无法传播流行。
C. 在震动全国的“三家村”大冤案中,惨遭迫害的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写作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将同广大读者重新见面了。
D. 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______了各种反战示威。 ②加拿大政府最近开始发起一项新的运动,______家庭关掉电视,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没有希望的小屏幕前,应该去户外活动。 ③如果阅读文学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______能力。

A. 爆发 敦促 鉴赏
B. 暴发 督促 鉴别
C. 暴发 督促 鉴赏
D. 爆发 敦促 鉴别

以下名句全出自唐代人作品的一组是( )。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⑥
C. ①②④⑤
D. ③④⑥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人地关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部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作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的影响力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运盆地,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

A. 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象中的悬崖峭壁
B. 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C. 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 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关于标准差,哪些项是正确的

A. 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 了一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
C. 一定大于或等于零
D. 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