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产)单位应在投料试车前,完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登记建档工作,并按规定将重大危险源档案等材料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建设(生产)单位应按风险评价管理程序,运用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分析(SCL)、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等方法,对各单元装置及辅助设施进行分析,辨识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的区域等级,制定相应措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建设(生产)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有关资料,适时完成各种培训教材、技术资料、试车方案和考核方案的编制工作()
主要岗位的操作、分析、维修等技能操作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在预试车阶段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