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第2天,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喷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该事故的责任应由哪些人承担?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男性,35岁。发现HBsAg(+)3年,平时无不适,为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人来院门诊。 门诊检查有异常发现,遂收住院。肝活检发现肝细胞有碎屑样坏死,门管区界破坏,及被动性间隔形成,其病理诊断为()
A. 慢性重型肝炎
B. 亚急性重症肝炎
C. 慢性迁延性肝炎
D. 慢性活动性肝炎
E. 早期肝硬化
背景资料: 某工程处承建西北某矿回风立井井筒工程,井筒净直径为6.0m,表土段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普通水泥、冻结法施工。完成冻结后,井筒掘砌工程于2008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12月中旬气温骤降,为了不影响井筒正常施工,施工单位采取了添加防冻剂、用热水搅拌混凝土、延长脱模时间的专门措施。施工中施工人员一次又一次增加防冻剂,且为了减少热水搅拌时热量损失,大大减少了搅拌时间,但混凝土仍长时间不凝结,并出现粘模现象。至井深108m处井壁混凝土脱模(段高3.6m)时,约有四分之一周长的井壁混凝土因没达到初凝强度而发生塌落,导致正在模板下方准备清理模板的2名工人被砸,伤势严重。 在混凝土浇筑中,施工人员有哪些具体的作业错误?它们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案例分析题某市加强麻疹菌接种,在一学校集中预防注射中,有一初中女孩注射后感到头晕不适,随后注射过疫苗的有20名女生都出现了脑晕、不适、恶心等症状,而同批疫苗在本校低龄学生中和外校学生中无此反应 出现的注射反应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过敏反映
B. 中毒反应
C. 心理反应
D. 个体反应
E. 操作有误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主斜井。斜井的倾角22°,斜长1306m。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井筒在747m处将遇煤层,施工单位提前编制了穿过煤层的技术措施,经设计单位同意将该段支护改为锚喷网与支架联合支护,其中支架采用20#槽钢,间距为0.6m。施工中,掘进队队长发现煤层较完整,就未安装支架,仅采用锚喷网支护,并将施工中的混凝土回弹料复用,快速通过了该地段。第2天,技术人员检查发现过煤层段的支护有喷层开裂现象,并及时进行了汇报。经现场勘察分析后,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掘进队下达了补设槽钢支架的通知单,间距为1.0~1.2m。实际施工中支架棚腿未能生根到巷道的实底中。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约25m后,该地段发生了顶板冒落事故,造成正在该地段进行风水管路回收的副班长被埋而死亡。 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