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关于“城市化”的教学过程,回答问题。 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上海1911、1949、1990年城市用地图。 引导学生质疑: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用地规模有什么变化?2.上海城市用地规模有什么变化?3.它们的变化反映什么趋势?4.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它们的变化是否符合城市化的特征?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师生交流。 教师点评。 教师设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上海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 教师设疑: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教师点拨。 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教师设疑:城市化的标志中哪一条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 学生思考、教师点拔: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 多媒体展示习题、学生练习。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承转过渡。 阅读资料:人教版地理必修2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教师设问: 1.城市化进程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 2.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探究。思维引申。 多媒体展示:上海1911、1949、1990年的城市扩展。 教师设疑:解释上海1911、1949、1990年的城市扩展。 多媒体展示:家乡城镇建设、交通改善图以及住房图等,家乡城市有何变化?城市化中是否产生了一些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堂巩固练习。 教师讲评。 课堂小结。 分析本次教学过程设计的成功之处。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的代码前缀是()。
A. ISBN
B. ISSN
C. ISRC
D. CN
下列对出版物市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广义上讲,出版物市场是指出版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B. 从狭义上讲,出版物市场是指具有一定的场地和设施的出版物交易场所
C. 出版物供求关系是构成出版物市场的基本矛盾
D. 只要具备生产者、批发者和零售者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形成出版物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