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患儿3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伴强直性抽搐2次入院。体检:意识模糊,营养差,颈抵抗阳性,右侧鼻唇沟较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未见异常,Kerning征、Barbinski征阳性,脑脊液蛋白0.8g/L,糖2.24mmol/L(40mg%),氯化物l00mmol/L(585mg/dl),白细胞60×106/L(60/mm3),多核45%,单核55%。 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化脓性脑膜炎
B. 病毒性脑膜脑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中毒性脑病
E. 隐球菌性脑膜炎
查看答案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87km,面积1.08~105m2。路基2~3m填土,路面结构65cm,12%石灰土底基层15 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35cm,沥青混凝土上、中、下面层15cm。有给水、排水管线。计划施工期限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 石灰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底基层,但石灰土不应作( )的基层。
A. 高级路面
B. 中级路面
C. 低级路面
D. 一般路面
某城市桥梁工程在进行管涵和箱涵施工时,设计人首先绘制了施工详图经批准后,分析了管涵的施工程序,在施工中,发现有些管涵设计有沉降缝,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于是赶紧用沥青麻絮从内、外侧仔细的填塞,终于使管身沉降缝与垢土基础的现降缝位置一致。 下列属于有圬工基础管涵的施工程序的是( )。
A. 挖基坑并准备修筑管涵基础的材料
B. 修筑管座、截面形状同管节外截面
C. 砌筑圬工基础
D. 铺涵管防水层
E. 安装涵洞管节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87km,面积1.08~105m2。路基2~3m填土,路面结构65cm,12%石灰土底基层15 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35cm,沥青混凝土上、中、下面层15cm。有给水、排水管线。计划施工期限为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 为压实石灰土、水泥土、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必须掌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 )。
A. 最佳含水量
B. 湿密度
C. 天然含水量
D. 压实密度
某城市排水工程的管道顶进采用普通顶管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是: (1)工作坑的支撑采用封闭式框架; (2)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0.6m时开始顶管; (3)管顶以上超挖稳定土时不得大于15mm; (4)排水管道交叉时,排水圆管在下,铸铁管在上。 该城市排水工程的某混凝土构筑物施工完成后,进行满水试验,结果发现该混凝土构筑物存在裂缝,为了防止混凝土构筑物产生裂缝,对后期的施工提出控制措施。 水池满足试验时,测读水位的未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 )。
A. 不小于12h
B. 不小于24h
C. 不大于12h
D. 不大于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