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广告语”活动设计(节选),按照要求答题。活动一: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广告语;分清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的区别。活动二:讨论广告语的特点;分析广告语的常见写作手法。活动三:教师提供材料,学生尝试写广告语。活动四:师生互动,点评,修改所写广告语。对上述活动设计(节选)的评价,下列不恰当的是()
A. 联系生活,从常见的语文现象中发掘教学资源
B. 依据认知规律安排“广告语”的学习活动步骤
C. 以写作实践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D. 能够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我也和穆济波先生一样,不赞成以语文的本身为国文教学的唯一目的。但他似乎将“人的教育”的全副重担子都放在国文教师的两肩上了。似乎要以国文一科的教学代负全部教育的责任了,这是太过了!即如他所举的“本科教学各方面之目的”,初级小学必修科第一条云:在人生教育上,须使明了人生现实之可贵,及社会的共存,与个人应有之责任。这岂是国文一科应做的事,公民科也不要做同样的事吗
A. 语文的特点决定“人的教育”就是语文教育
B. 语文学科要以承担发扬“人的教育”为己任
C. 语文应以“人的教育”为宗旨,谋本科发展
D. 语文教学应以学科知识和语文技能教学为主
国外某教材在《有趣的故事》一课安排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一个好莱坞版《有趣的故事》的海报,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任务设计综合多种能力,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B. 任务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C. 要求以海报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D. 任务要求聚集于文本细节,体现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原则
学完古诗词后,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词作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B. 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
D. 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
阅读《祝福》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按教材顺序,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我对学生说:“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因此,我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一个月过去了,临到上课,我的教学思路仍然不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
A.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学生的“学”
B. 整合资料,梳理教学思路是备课的关键
C. 教学顺序安排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充分
D.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搭建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