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城市道路主干道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建筑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停工,机械补偿费为200元/台班,人工补偿费为50元/日工;总工期为120天;竣工时间提前奖励为3000元/天,误期损失赔偿费为5000元/天:事件一:挖方段遇到了工程地质勘探报告没有揭示的岩石层,破碎、移除拖延了3d时间(自由时差0天,每日45工日,60台班);事件二:工程拖延致使路基施工进入雨期,连续降雨使土壤含水量过大,无法进行压实作业,因此耽误了5d工期(每日30工日,45台班,非关键线路,自由时差10天)。事件三:①由于建设单位要求对道路连接线工作的施工图纸进行修改,致使该项工作停工3天(自由时差5天,每停一天影响30工日,10台班);②由于机械租赁单位调度的原因,施工机械未能按时进场,使跨线人行天桥工作的施工暂停5天(自由时差2天,每停一天影响40工日,l0台班);③由于建设单位负责供应的材料未能按计划到场,底基层工作停工6天(自由时差5天,每停一天影响20工日,5台班)。事件四: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为了鉴定某个关键构件的质量,总监理工程师建议采用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承担该项试验的费用。 试结合上述事件,分析施工合同中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加以避免?
查看答案
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2.5km,工期为当年7月至次年2月。该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灰碎石基层,6cm粗、3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两侧为彩色人行道石板。项目部进场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即编制了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即开始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当土方第一层填筑、碾压后,项目部现场取样、测试,求得该层土实测干密度,工程队随即进行上层填土工作。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令,责令暂停施工。整改完毕符合验收程序后,又继续施工。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一名道路工在电箱中接线,经查证,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按工程进展,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正值冬期,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2.5km,工期为当年7月至次年2月。该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灰碎石基层,6cm粗、3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两侧为彩色人行道石板。项目部进场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即编制了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即开始工程项目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当土方第一层填筑、碾压后,项目部现场取样、测试,求得该层土实测干密度,工程队随即进行上层填土工作。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令,责令暂停施工。整改完毕符合验收程序后,又继续施工。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一名道路工在电箱中接线,经查证,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按工程进展,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正值冬期,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规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 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问题: 事件三中合同条款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浇埋暗挖法中,适用于小跨度,连接使用可扩成大跨度的是()。
A. 全断面法
B. 正台阶环向开挖法
C. 单侧壁导坑法
D. 中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