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近年来,水电开发因对环境可能产生不可预见的破坏而一直备受质疑。为此,国家环保部要求对于流域水电开发规划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条底线是法律底线,第二条底线是公众环境权益的底线,第三条底线是坚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底线。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环保部确定了水电规划的梯级布局。对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进行重点开发;对条件复杂、环境敏感的河流或河段,要考虑现阶段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技术和能力,慎重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根据功能定位,实行限制开发;但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原则上禁止开发水电资源。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在水电开发上应该如何行使权力?如果你是地方政府的决策者,要进行水电开发,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查看答案
案例分析题材料一:“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材料二: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破除旧思维,树立新理念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破局行动,要打破原有格局,特别要让一些原有利益格局伤筋动骨,重新组合甚至直接取缔。废旧立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一中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案例分析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1-2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重大贡献。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材料二在一般情况下,战争能改变社会生产的产出组合。图2中曲线PP’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有要素投入社会生产所形成的最大产出组合。曲线内(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扇形区域)的点是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产出组合,曲线外的点是利用现有要素无法达到的产出组合。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