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曾引用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的论述----“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可见,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十分重视科学立法、立善法。下列关于良法、善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必须科学立法,立善法
B. 善法要坚持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C. 法律没有良善恶劣之分
D. 善法必须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的拥护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

A. 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B. 道德与法律的范围是一样的
C. 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D. 体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理想不符合人类对社会客观规律的认识
B. 理想的提出和实现都要在实践中完成
C. 理想是属人并为人所特有,它植根于人的本质之中
D.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主要是因为其具有:( )

A. 先进性
B. 人民性
C. 真实性
D. 独特性

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体现在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改革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 )

A. 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B. 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D. 固守经验、步伐稳健、游刃有余的处事风格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