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二维数组F的行下标为1~5,列下标为0~8,F的每个数据元素均占4个字节。在按行存储的情况下,已知数据元素F[2,2]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是1044,则F[3,4]和F[4,3]的第一个字节的地址分别为 (41) 和 (42) ,而数组的第一个数据元素的第一个字节和数组最后一个元素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地址分别为 (43) 和 (44) 。对一般的二维数组G而言,当 (45) 时,其按行存储的G[i,j]的地址与按列存储的G[j,i]的地址相同。 41()
A. 1088
B. 1084
C. 1092
D. 1120
用某种排序方法对线性表(25,84,21,47,15,27,68,35,20)进行排序时,元素序列的变化情况如下。①25,84,21,47,15,27,68,35,20 ②20,15,21,25,47,27,68,35,84③5,20,21,25,35,27,47,68,84 ④15,20,21,25,27,35,47,68,84则所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19) 。不稳定的排序是 (20) 。外排序是指 (21) 。 19()
A. 选择排序
B. 希尔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快速排序
在所有排序方法中,关键字比较的次数与记录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 (16)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 (17) 。设有1000个无序的元素,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挑选出其中前10个最大的元素,最好选用 (18) 排序法。 17()
A. 希尔排序
B. 起泡排序
C. 插入排序
D. 选择排序
某顺序存储的表格,其中有90000个元素,已按关键字递增有序排列,现假定对各个元素进行查找的概率是相同的,并且各个元素的关键字皆不相同。用顺序查找法查找时,平均比较次数约为 (46) ,最大比较次数为 (47) 。现把90000个元素按排列顺序划分成若干组,使每组有g个元素(最后一组可能不足 g个)。查找时,先从第一组开始,通过比较各组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关键字,找到欲查找的元素所在的组,然后再用顺序查找法找到欲查找的元素。在这种查找法中,使总的平均比较次数最小的g是 (48) ,此时的平均比较次数是 (49) 。当g的值大于等于 90000时,此方法的查找速度接近于 (50) 。 48()
A. 100
B. 200
C. 300
D.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