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背景资料铁路工程专业承包企业A为参加铁路一繁忙干线增建二线工程项目投标,与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B达成内部协议。协议中约定:A企业以B企业名义参加该项目投标,若中标,A企业按中标合同额的5%向B企业交纳工程管理费,全部工程由A企业组织施工。投标过程中,A企业为确保中标,又分别与投标人C、D、E企业进行协商,并协调了投标报价和降价幅度,最终以2.3亿元标价中标。为履行承诺,A企业按约定向B企业交纳了工程管理费,并将部分工程按每家5000万元对应的工程量划分给C、D、E企业。施工中,C企业施工机械侵入营业线,延误客运列车行车2个多小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问题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资质管理的规定,指出A、B企业哪些行为是违法违规行为?对B企业违法违规的行为在经济上如何处罚?2.根据《中华人民共争国建筑法》,B企业允许A企业以其名义承揽工程和A企业将部分工程划分给C、D、E企业的违法做法属什么行为?3.按照《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C企业造成客运列车延误行车属于哪类事故?事故责任由谁承担?按照安全与投标挂钩的规定,如何处罚?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A企业以B企业名义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属何种效力的合同?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动脉导管未闭型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0%以上,临床可无症状。

A. 对
B. 错

患者,女性,28岁,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1995年9月17日急症入院。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外周血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作肥达反应结果“H”1:80,“O”1:40,“A”1:40,“B”(-),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10mg/d,静脉滴注,2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16万U/天,共用3天,12日又退热回家,15日起又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20mg/d静滴。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患者。本例诊断及其依据?

布氏杆菌对常用消毒剂和热敏感,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弱,在奶及乳制品、冻肉中生存时间短。

A. 对
B. 错

MRI检查很少用于检查输尿管结石。

A. 对
B. 错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