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儿3岁,因发热呕吐15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巴氏征(+)。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蛋白0.8g/L,糖1.24mmol/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160×106/L,多核45%,单核55%。 降低颅内压,首选

A. 呋塞米
B. 甘露醇
C. 醋氮酰胺
D. 50%葡萄糖
E. 腰穿减压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儿,男,1.5岁,咳嗽、发热3天,双肺闻及散在的细湿哕音及广泛呼气相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6;胸部正位片:两下肺散在斑片影。诊断最可能的是

A. 合胞病毒肺炎
B. 支气管肺炎
C. 支原体肺炎
D. 腺病毒肺炎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固体分散物常见的肠溶性纤维素是______。

A. 聚乙二醇
B. 乙基纤维素
C. 环糊精
D.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E. 聚乳酸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病例: 张某,男性,72岁,有脑卒中病史,两天来情绪不稳,注意力难以集中,白天有片断的小睡,夜间失眠,由家人送入医院。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谵妄
B. 痴呆
C. 阿尔茨海默病
D. 遗忘障碍

小儿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4~8周后,关于免疫与变态反应的概念,错误的是

A. 4~8周后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
B. 4~8周后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C. 免疫与变态反应均属细胞免疫
D. 免疫为体液免疫,变态反应属细胞免疫
E. 免疫及变态反应同时存在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