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男性,57岁。因昏迷2小时入院。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6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肾性高血压半年余,糖尿病(2型)3年。院外口服卡托普利(12.5mg,3次/日)降压,二甲双胍(1.0g,3次/日)降糖。查体:T36.3℃,P114次/分,R23次/分,BP82/56mmHg。深昏迷状态,睑结膜无苍白,肺部无阳性体征,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7次/分、律不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无阳性或定位体征发现。 提示:经过2个小时的紧急处理后,在多巴胺(2mg/h)的维持下,患者血压稳定在130/75mmHg左右,但患者意识仍未恢复,复查血钾6.7mmol/L、Na136.0mmol/L、C1-91.4mmol/L、BUN19.3mmol/L、Scr316.0μmol/L,Glu11.8mmol/L,渗透压303.2mOsm/kgHO,动脉血气分析:pH7.06、BE-18.7mEq/L、HCX4.70mmol/LAG27.5mEq/L、PO216.6kPa、SaO295.3%,血乳酸26.80mmol/L。进一步可选择的正确处理措施是()

A. 继续静滴5%的碳酸氢钠
B. 血液灌流
C. 血液透析
D. 血浆置换
E. 免疫吸附
F. 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G. 连续性动脉一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H. 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为研究甲、乙两种培养基的生长效果是否相同,将100份标本的每一份一分为二,分别接种于甲、乙培养基,所得结果为:甲、乙培养基均生长的有30份,甲生长、乙不生长的25份,甲不生长、乙生长的35份,甲、乙均不生长的10份。据此资料与研究目的()

A.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四格表χ检验
B.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四格表χ检验
C.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四格表χ检验
D.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成组设计四格表χ检验
E. 宜将资料整理成下表后作配对设计四格表χ检验

欲比较甲乙两法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分别用甲、乙两法检查了160例确诊的肝癌患者,甲法检测结果阳性112例。乙法阳性105例,其中甲乙两法均为阳性的90例,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 成组设计量样本率的u检验
B. 成组设计量样本率的χ检验
C. 配对设计四格表的χ检验
D. 成组设计两样本秩和检验
E. 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

女性,30岁,因宫外孕休克入院手术治疗,体检: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140次/分钟,血压8.0/5.3kPa(60/40mmHg),经充分准备后进行手术,手术后24h尿量降为每日300ml,血压已恢复正常,血Cr为600μmol/L;48h后血Cr为7501μmol/L。决定是否需要紧急透析最重要的指征是()

A. 血钠测定
B. 血COCP测定
C. 血BUN测定
D. 血钾测定
E. 红细胞比容测定

男性,34岁,慢性肾炎史15年,近半年来有恶心、少尿、皮肤瘙痒等状,进行性加重,体检:贫血貌、浮肿,血压24/14kPa(180/105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齐,闻及心包摩擦音,血红蛋白35g/L,Cr1200μmol/L,血钾5.6mmol/L,CO2CP16mmol/L,血钙2.6mmol/L,血磷3.2mmol/L。本例出现皮肤瘙痒的最重要原因是()

A. 营养不良
B. 霍奇金病
C.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 活性维生素D缺乏
E. 甲状腺功能降低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