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投资合规性风险管理主要措施不包括()。A、重点监控投资根据《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投资合规性风险管理主要措施不包括()。
A. 重点监控投资组合投资中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利益输送和不公平对待不同投资者等行为
B. 建立信息披露风险责任制,将应披露的信息落实到各相关部门
C. 通过在交易系统中设置风险参数,对投资的合规风险进行自动控制,对于无法在交易系统自动控制的投资合规限制,应通过加强手工监控、多人复核等措施予以控制
D. 建立有效的投资流程和投资授权制度
甲公司创办于l981年,前身为全国最早的12家合资企业之-,主要生产录音机。在1985年转而与香港长城电子合资生产电话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甲公司在电话、电视机、手机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2年,甲公司手机业务销售额和利润额均做到了国产手机第-名,仅次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而彩电业务也跨人了国内三强之列。 以此,甲公司制订了雄心勃勃的“龙虎计划”。而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中所定下的增长率,光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和滚动是无法达到的。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另-方面,甲公司的两大支柱产业电视机和手机在国内的业务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中国加人WT0之后密集的反倾销调查,进行跨国收购成为甲公司的最佳选择。在公司领导人李某看来,跨国收购,既可以获得核心技术,又可获得海外的销售渠道,还可以轻松避开美国、欧盟设置的贸易壁垒,对甲公司来说可谓-举三得。 2003年11月,甲公司与全球第四大消费电子制造商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合资。在深圳组建了合资企业TTE CORPORATION(简称TTE)。 其中甲公司国际控股和汤姆逊分别持有TTE 67%和33%的股权。TTE方面称,新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就是未来18个月内在北美、欧盟市场实现盈利。 就在人们对甲公司兼并汤姆逊的彩电业务津津乐道之时.甲公司再次出手。2004年6月18日,甲公司与阿尔卡特在巴黎签订“合资认购协议”,合资组建移动电话有限公司,甲公司出资5500万欧元持有55%股份。 经过多年的打拼.该公司业务构成逐渐明晰,主要由二三大业务组成,其中多媒体电子产业占61.37%,移动通讯业占l0.77%,家电产业占9.52%。如果按区域划分,国内市场占55.38%,海外市场占44.62%。 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相关产业环境低迷,也使得甲公司在海外的多家经销商经营面临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到期账款,给公司的资金管理带来了困难。外汇市场的波动,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对该公司海外市场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变数。欧盟针对报废电子产品开始实施电子垃圾的两项法规,根据这两项法规的规定,每出口欧盟-台彩电或-部手机将被征收大约1到20欧元,-些大型电器还会更高。同时,含有铅、汞等六种有害物质的电子产品将不得进入欧盟市场。中国企业在出口欧盟的时候,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必须用新型的环保材料代替,今后公司将在此方面增加投入,这也带来了成本支出的压力。由于公司相关部门的员工没有接受培训,使用新型环保材料生产的产品存在缺陷,给公司造成-定的损失。 要求: (1)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战略类型是什么?此种战略类型有什么好处? (2)该公司并购的动机有哪些? (3)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
根据下述资料,按序号回答下列各题。 某制药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各类应税药品和免税药品。2012年1月发生如下经营业务: (1)向医药经销店销售应税药品,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5万元,支付销货运费3万元、装卸费0.2万元,取得运输发票; (2)制药厂下设的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销售本厂生产的应税药品,取得销售收人价税合计28万元,另收取优质费2.4万元; (3)销售免税药品,取得货款15万元,支付销货运费0.5万元,取得运输发票: (4)外购生产应税产品的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0万元,增值税6.8万元,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 (5)免税产品生产车间领用上月购人的生产应税产儡的一部分原料(进项税已抵扣),成本为2.88万元(含运费成本0.88万元); (6)购进应税药品生产检测设备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万元,增值税1.36万元;委托运输公司将设备运回企业,取得运输发票,注明运费0.8万元,建设基金0.2万元,装卸费0.3万元。(已知:上述购进业务均已取得合法凭证,有关涉税凭证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并在本月抵扣) 计算本月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计算本月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计算本月销项税额;
计算该企业本月应纳的增值税。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丙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甲公司在2011年至2012年发生以下业务。 2011年: (1)2011年1月1日通过股权交易以30000万元人民币从乙公司原股东处购入乙公司80%的股权,成为乙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为境外注册公司,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800万美元(与账面价值相等),折合人民币35520万元。乙公司股本为4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33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20万元。甲、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具有关联方关系。 (2)2011年1月3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借出-笔900万美元款项,且无近期内收回打算。该笔款项实质上构成了对乙公司净投资的-部分。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 (3)2011年2月20日收到期初应收账款300万美元并兑换为人民币存入银行,银行当日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65元人民币,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7.75元人民币。该应收账款2010年12月31日余额为300万美元,折算人民币金额为2280万元。 (4)2011年4月1日甲公司将其生产的-批产品出口销售给乙公司,售价为450万美元,至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经对外出售该产品,款项尚未结算,甲公司预计下-年度可以收回该款项。 (5)其他资料如下: 假设2011年有关即期汇率情况如下: 1月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4元人民币; 1月3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5元人民币; 4月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2元人民币; 12月31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0元人民币; 2011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7.2元人民币。 (6)甲公司、乙公司2011年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见要求(3)。 2012年: (1)甲公司通过丙公司实现上市。具体做法是:丙上市公司于2012年1月10日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对甲公司进行合并,取得甲公司100%股权。双方在合并前股东权益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丙上市公司 甲公司 股本 7500 15000 资本公积 52500 63750 盈余公积 6900 未分配利润 34350 所有者权益合计 60000 120000 (2)其他资料如下: ①2012年1月30日,丙公司以2股换1股的比例自甲公司原股东处取得了甲公司全部股权。丙公司普通股在2012年1月30目的公允价值为10元/股,甲公司普通股在2012年1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20元/股;丙公司、甲公司每股股票面值均为1元; ②丙公司因评估无形资产增值,使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4500万元; ③假定丙公司与甲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以上业务不考虑相关税费和其他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11年所发生的汇兑损益; (2)计算2011年取得投资时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合并商誉; (3)填列201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乙公司利润表期间为甲公司取得股权日到本期末); 20X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利润表单位:万元 项目 甲公司 (人民币) 乙公司 (美元) 折算汇率 乙公司 (人民币) 合并调 整抵消 合并利润表 营业收入 105000 9750 7.2 70200 减:营业成本 75000 6750 7.2 48600 管理费用 6000 300 7.2 2160 财务费用 5250 450 7.2 3240 加:投资收益 6750 营业利润 25500 2250 16200 利润总额 25500 2250 16200 减:所得税费用 6750 750 7.2 5400 项目 甲公司 (人民币) 乙公司 (美元) 折算汇率 乙公司 (人民币) 合并调 整抵消 合并利润表 净利润 18750 1500 10800 少数股东损益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011年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项目 甲公司 (人民币) 乙公司 (美元) 折算汇率 乙公司 (人民币) 合并抵消 合并资产 负债表 应收账款 9000 750 7.0 5250 其他流动资产 51000 3600 7.0 25200 长期应收款 8400 长期股权投资 31500 固定资产 52500 4800 7.0 33600 商誉 资产总计 152400 9150 64050 短期借款 4500 750 7.0 5250 应付账款 11250 1200 7.0 8400 长期应付款 16500 900 7.0 6300 负债总计 32250 2850 19950 股本 15000 4500 33300 资本公积 63750 盈余公积 6900 150 1080 未分配利润 34500 1650 11940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少数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合计 120150 6300 44100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 152400 9150 64050 (4)确定2012年甲公司与丙公司合并业务的购买方; (5)计算2012年甲公司与丙公司合并业务中丙公司需要定向增发的普通股股数; (6)确定2012年甲公司与丙公司合并后甲公司原股东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 (7)计算2012年甲公司与丙公司合并业务中的合并成本、合并商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