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规定:从事放射性物质运输的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相应于履行职责和发生释放时受到辐射照射的风险,相关人员应当接受()方面的培训。
A.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B. 避免事故的方法和程序
C. 可以获得的应急响应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
D. 各种放射性物质的一般危害和如何防止受到这些危害,适当时包括人员防护服和防护设备的使用
E. 发生放射性物质意外释放时立即采取的程序,包括被培训人所负责的应急响应程序和要遵守的人员防护程序
查看答案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规定:易裂变材料的定义不包括()
A. 铀-235和钚-241放射性核素的组台
B. 铀-235和钚-239放射性核素的组合
C. 铀-235和铀-233放射性核奉的组合
D. 未受辐照的天然铀或贫化铀
E. 仅在热中子反应堆内受过辐照的天然铀或贫化铀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规定:在进行()时,除应考虑货包内容物的放射性和易裂变性质外,还应考虑其他危险性质,例如爆炸性、易燃性、自燃性、化学毒性和腐蚀性,以遵守与危险货物运输有关的规定。
A. 包装
B. 贴标志、作标记
C. 挂标牌
D. 贮存
E. 运输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规定:下列()应当接受本标准中与其责任相称的内容的培训。
A. 为放射性物质分类、包装、作标记、贴标签的人员
B. 准备放射性物质运输文件的人员
C. 为了运输而提交或者接收放射性物质的人员
D. 为放射性物质货包作标准或者贴标准的人员
E. 将放射性物质货包装入或者卸出运输车辆、散货包装或者货物集装箱等的人员
F. 主管部门确定的直接涉及放射性物质运输的其他人员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规定:在特殊安排下运输的货包和装有货包的外包装应划归()
A. Ⅰ级(白)
B. Ⅰ级(黄)
C. Ⅱ级〈黄)
D. Ⅲ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