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窗体(Name属性为Form1)上画两个文本框(其Name属性分别为Text1和Text2)和一个命令按钮(Name属性为Command1),然后编写如下两个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Text1.Text+Text2.Text Print a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Text1.Text="" Text2.Text=""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在第一个文本框(Text1)和第二个文本框(Text2)中分别输入33和44,然后单击命令按钮,则输出结果为______。
A. 77
B. 33+44
C. 3344
D. 4433
查看答案
假定在工程文件中有一个标准模块,其中定义了如下记录类型 Type Books NalTle As String*10 TelNum As String*20 End Type 要求当执行事件过程ComlBandl_Click时,在顺序文件Person.txt中写入一条记录。下列能够完成该操作的事件过程是 。
A. Pt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B As Books Open"c:\Person.txt"For Output As#1 B.Name=InputBox(“输入姓名”) B.TelN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 Whte#1,B.Name,B.TelNum Close#1 End Sub B.Private Sub Commandl_Crick() DimB As Books Open"C:\Person.txt"ForInput As#1 B.Name=InputBox(“输入姓名”)
B. TelN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 Prin(#1,B.Name,B.Te1Num Close#1 End Sub
C. Private Sub Conullandl_CHCk() DimBAs Books Open"c:\Person.txt"For Ouputut As#1 Name=hputBox(“输入姓名”) Tem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 Whte#1,B Close#1 End Sub
D. Privam Sub Commnandl_Click() DimBAsBook Open"C:\Person.txt"For Input As#1 Name=InputBox(“输入姓名”) TelNum=InputBox(“输入电话号码”) Print #1,B.Name,B.TelNum Close#1 End Sub
下列关于国有资产界定规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有______。
A. 国家机关占有、使用的资产全部属于国有资产,包括借用、租用等所有权属于他人的财产
B. 各类主体投资设立的事业单位,其占有、使用的资产全部属于国有资产
C. 政党及人民团体中由国家拨款等形成的资产以及党员的党费、他人捐赠等形式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
D. 国有企业,其资产不论是国家直接投入的,还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均属国家所有,全民所有制企业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
莲花市静园区市民孙某因故意伤害案于2013年3月被逮捕,区人民检察院遂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害人张某同时向区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李某对于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不予认可。区人民法院指定一名陪审员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理该案,并于2013年4月10日开庭审理。法庭审判过程中,孙某拒绝辩护人杨某为其辩护,另行委托辩护人吴某为其辩护。后又再次拒绝吴某辩护,要求自行辩护,被法庭以不得两次拒绝辩护为由拒绝。人民陪审员王某于6月10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7月15日,在押被告人李某得以释放,被告人孙某未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提起抗诉。7月28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审查,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问题: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试分析本案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案情: 张某——某国企副总经理 石某——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某——张某的朋友 姜某——石某公司出纳 石某请张某帮助融资,允诺事成后给张某好处,被张某拒绝。石某请出杨某帮忙说服张某,允诺事成后各给张某、杨某400万股的股份。后经杨某多次撮合,2006年3月6日,张某指令下属分公司将5000万元打入石某公司账户,用于股权收购项目。2006年5月10日,杨某因石某允诺的400万股未兑现,遂将石某诉至法院,并提交了张某出具的书面证明作为重要证据,证明石某曾有给杨某股份的允诺。石某因此对张某大为不满,即向某区检察院揭发了张某收受贿赂的行为。检察院立案侦查,查得证据及事实如下: ——石某称:2006年3月14日,在张某办公室将15万元现金交给张某。同年4月17日,在杨某催促下,让姜某与杨某一起给张某送去40万元。因担心杨某私吞,特别告诉姜某一定与杨某同到张某处(石某讲述了张某办公室桌椅、沙发等摆放的具体位置)。 ——姜某称:取出40万元后与杨某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但杨某称堵车迟到很久。自己因有重要事情需要处理,就将钱交杨某送与张某。 ——杨某称:确曾介绍张某与石某认识,并积极撮合张某为石某融资。与姜某见面时因堵车迟到,姜某将钱交给他后匆匆离开。他随后在自己车上将钱交给张某,张某拿出10万元给他,说是辛苦费(案发后,杨某将10万元交检察院)。 ——张某称:帮助石某公司融资,是受杨某所托(检察院共对张某讯问六次,每次都否认收受过任何贿赂)。 据石某公司日记账、记账凭证、银行对账单等记载,2006年3月6日张某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将5000万元打入石某公司账户。同年3月14日和4月17日,分别有15万元和40万元现金被提出。 问题: 依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和刑事证明理论,运用本案现有证据,分析能否认定张某构成受贿罪,请说明理由。 [要求] ①能够根据法律、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及对刑事证明理论的理解,运用本案证据作出能否认定犯罪的判断,指出法院依法应当作出何种判决。 ②观点明确,分析有据,逻辑清晰,文字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