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项中,人工拆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拆除施工程序应先上后下,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
B. 拆除施工应逐层拆除,分段进行,可以垂直交叉作业
C. 建筑楼板上严禁多人聚集或集中堆放材料
D. 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不得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A3型题男性,28岁。胸部外伤致右侧第5肋骨骨折并发气胸,呼吸极度困难,紫绀,出冷汗检查:血压10。6/8kPa(80/60mmHg),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等。医生采用闭式胸膜腔引流治疗。 造成病人极度呼吸困难、紫绀的主要原因是()

A. 健侧肺受压迫
B. 广泛皮下气肿
C. 纵隔向健侧移位
D. 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E. 伤侧胸腔压力不断升高

A3型题男性患者,25岁,胸部外伤,病人呼吸困难明显,呼吸时胸壁伤口可听到"嘶嘶"声,伤侧胸部饱满、听诊呼吸音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 紧急处理措施是()

A. 立即于呼气末封闭伤口
B. 胸腔闭式引流
C. 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
D. 立即手术
E. 继续观察

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形式语言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然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形式语言看起来像天书,远离大众,只有一些专业人士才能理解和运用。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关系就像肉眼与显微镜的关系。肉眼的视域广阔,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信息;显微镜可以帮助人们看到事物的细节和精微之处,尽管用它看到的范围小。所以,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都是人们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工具,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具有强大的力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 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内容可能成为新的“风景”,说明形式语言可以丰富自然语言的表达。我们应重视形式语言
B. 正如显微镜下显示的信息最终还是要通过肉眼观察一样,形式语言表述的内容最终也要通过自然语言来实现,说明自然语言更基础
C. 科学理论如果仅用形式语言表达,很难被普通民众理解;同样,如果仅用自然语言表达,有可能变得冗长且很难表达准确
D. 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科学表达的基础——形式语言的重要性

易燃仓库堆料场应分堆垛和分组设置,关于堆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木材(板材)不得大干300m2
B. 稻草不得大于300m2
C. 锯末不得大于,200m2
D. 垛与堆垛之间应留3m宽的消防通道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