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使用减水剂,可使混凝土______。
A. 减少拌合水量
B. 降低水胶比
C. 强度提高
D. 增大水胶比
E. 增大坍落度
查看答案
我国营业税采用的税率是______
A. 累进税率
B. 超额累进税率
C. 定额税率
D. 固定比例税率
E. 幅度比例税率
某水利枢纽工程由电站、溢洪道和土坝组成。主坝为均质土坝,上游设干砌石护坡,下游设草皮护坡和堆石排水体,坝顶设碎石路,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述事件:事件1:项目法人委托某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于大坝填筑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规定的检验数量进行质量检查。质量监督机构受项目法人委托,承担了该工程质量检测任务。事件2:土坝施工单位将坝体碾压分包给具有良好碾压设备和经验的乙公司承担。合同文件中,单元工程的划分标准是:以40m坝长、20cm铺料厚度为单元工程的计算单位,铺料为一个单元工程,碾压为另一个单元工程。事件3:该工程监理单位给施工单位“监理通知”如下:经你单位申请并提出设计变更,我单位复核同意将坝下游排水体改为浆砌石,边坡由1:2.5改为1:2。事件4: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结论为:本单位工程划分为30个分部工程,其中质量合格12个,质量优良18个,优良率为60%,主要分部工程(坝顶碎石路)质量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混凝土拌合物质量达到优良;厚材料质量、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制造质量合格;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3%。所以,本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事件5:该工程项目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由监理单位填写,土坝单位工程完工验收由施工单位主持。工程截流验收及移民安置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问题: 根据水利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的有关规定,指出事件5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6月浙江省城多居民收支数据表城镇居民收支(元)1—6月同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其他商品和服务人均现金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12425761828618486473794891228902264610034511327266697185386274.2397710.610.015.28.722.816.114.90.6x14.113.616.518.38.648.516.0-3.20.28.32.9 2013年1—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______。
A. 1.82倍
B. 1.89倍
C. 2.04倍
D. 2.09倍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56 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 56 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绿色经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下列理解错误的是______。
A. 绿色经济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
B. 绿色经济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
C. 绿色经济是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D. 绿色经济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