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秦某(女,25岁,无业)自幼娇生惯养,成年后好逸恶劳,生活依靠父母。父母相继去世后,秦某失去了生活来源,便开始卖淫。她居无定所,经常在火车站、公园等处勾引嫖客进行卖淫活动。星期六的傍晚她在公园附近,遇到了来本市参加工作协调会的叶某(男,45岁,国家干部)。秦某主动与叶某搭讪,并对其进行挑逗和勾引,进而提出愿意与叶某发生两性关系。二人讲好嫖宿价格后,便去秦某租住的宾馆进行卖淫活动,宾馆服务员蒋某明知秦某是从事卖淫活动,却未予过问,直接安排房间给秦某和叶某二人进行卖淫嫖娼活动,秦与叶发生完性关系后,叶付给秦200元钱,两人准备离开房间时被派出所民警查获。民警将两人传唤至派出所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公安机关依法履行告知程序后,以“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和“卖淫”对秦某分别决定罚款500元、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0元,合并执行行政拘留10日、罚款5500元;以“嫖娼”对叶某决定警告并处罚款5000元。秦某服从处罚,民警当场对其收缴了罚款;叶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并提出让同来开会的李某(也系外地人,在当地无固定户口)作担保,申请暂缓执行对其的处罚决定。办案民警经派出所领导批准,同意叶某的申请,并办理了相关手续。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指出公安机关在办理本案时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甲欲在A区游行,向A区公安分局提出申请。A区公安分局以可能扰乱社会秩序为由未予批准。甲不服,向A市公安局提起行政复议。A市公安局于甲申请后的60日作出复议决定,维持不予批准决定。甲仍不服,向A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甲遂到A区人民政府办公楼前的马路上,拦截过往车辆,意图引起政府领导的注意,其间行人乙为躲避车辆不慎摔伤。A区公安分局认为甲的行为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第4项之规定,对甲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并将甲送至拘留所执行。甲在拘留的第一天,即向拘留所工作人员口头表示要求申请行政复议,并要求以A区人民政府作为复议机关。拘留所工作人员立即将上述情况报至A区公安分局法制部门。法制部门派人向甲进行询问,经询问情况属实,后A区公安分局于当日批准对甲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甲请符合担保人条件的朋友丙作为担保人。A区公安分局口头告知甲自己前往A区人民政府递交书面行政复议申请书。甲离开拘留所后向A区人民政府递交了复议申请书,后直接返回B市的老家。A区人民政府经审理后认定甲的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在处罚前未向甲履行告知程序。A区人民政府在作出复议决定之前欲向甲了解情况,但甲留下的联系方式均无效。 A区人民政府对A区公安分局的处罚应作出何种复议决定?
对扰乱居(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应当按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
A. 对
B. 错
民警在抓捕犯罪嫌疑人刘某的过程中,刘某徒手打向民警,并用脚踢民警。民警经警告无效,使用手枪将其击倒。
A. 对
B. 错
南京王某和张某商量合伙制造毒品冰毒,他们联系到某化工厂供销员李某,谎称是农药厂需购买麻黄碱,李某利用工作之便私自将8公斤麻黄碱卖给王某和张某,王张两人在住地制造出4公斤毒品冰毒进行平分。王某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一上海人胡某,胡某从银行汇给王某30万元,后王某通过快递方式将2公斤冰毒寄给了胡某。张某没有毒品销路,便找到出租车驾驶员吸毒人员朱某商量,要朱某帮忙介绍购毒下家并付给其报酬。朱某讲可以帮忙,但不敢要报酬,要了报酬性质就变了。后朱某介绍KTV妈咪许某到张某处购买了100克毒品冰毒,朱某没有拿任何报酬,为感谢朱某,张某在其家中请朱某吸毒3次。许某有了毒品后,为了谋取利益,就对手下的坐台小姐们讲溜冰能减肥,以先免费提供冰毒等小姐们上瘾后再将毒品高价贩卖给坐台小姐,进而发展到由其联系吸毒嫖客让小姐去卖淫做冰妹,并威吓小姐不停其话就不提供毒品,小姐们无奈只得听其话。一个月内,许某就为10名冰妹联系了数百名嫖客,从中通过向冰妹和嫖客贩卖毒品并按比例提取卖淫介绍费获利数十万元,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后该案被公安机关破获,出租车驾驶员朱某如实交代了事实并带领公安人员在张某的隐蔽暂住地将张某抓获。张某在出事前与其妻约定如其制贩毒的事被查了,就将家中的毒品藏匿在山洞里,当张妻获知张某被抓后,将家中尚未出售的1公斤冰毒藏匿在山洞里,当公安人员询问张妻时,张妻拒不承认,后被查获。经查,嫌疑人王某10年前曾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刑1年、5年前因盗窃罪被判刑2年。 该案中王某、张某、李某、许某、朱某、张妻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为何种罪名?说明理由?有无从重或减轻处罚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