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长期股权投资。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14年1月5日,A公司再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的3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60%并控制B公司,当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200万元。不考虑内部交易。2014年1月5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2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0万元、盈余公积280万元、未分配利润252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0万元(包括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减值2000万元)。原持有3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14年1月5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为36000万元。 某些情况下,投资方可能难以判断其享有的权利是否足以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方应当考虑其具有实际能力以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证据,从而判断其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投资方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
A. 投资方能否任命或批准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
B. 投资方能否出于其自身利益决定或否决被投资方的重大交易
C. 投资方能否掌控被投资方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成员的任命程序,或者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手中获得代理权
D. 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或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中的多数成员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查看答案
A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长期股权投资。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14年1月5日,A公司再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的3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60%并控制B公司,当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200万元。不考虑内部交易。2014年1月5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2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0万元、盈余公积280万元、未分配利润252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0万元(包括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减值2000万元)。原持有3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14年1月5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为36000万元。 下列属于投资方通过涉入被投资方而承担或有权获得可变回报的有______。
A. 投资方持有固定利率的债券投资,该利率取决于债券违约风险及债券发行方的信用风险
B. 投资方管理被投资方资产而获得的固定管理费
C. 现金股利、被投资方发行的债务工具产生的利息、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投资的价值变动
D. 因向被投资方的资产或负债提供服务而得到的报酬、因提供信用支持或流动性支持收取的费用或承担的损失、被投资方清算时在其剩余净资产中所享有的权益、税务利益、因参与被投资方而获得的未来流动性
A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长期股权投资。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14年1月5日,A公司再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的3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60%并控制B公司,当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200万元。不考虑内部交易。2014年1月5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2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0万元、盈余公积280万元、未分配利润252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0万元(包括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减值2000万元)。原持有3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14年1月5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为36000万元。 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可能源自各种权利,赋予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权力的权利方式包括______。
A. 表决权或潜在表决权
B. 委派或罢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该被投资方关键管理人员或其他主体的权利
C. 决定被投资方进行某项交易或否决某项交易的权利
D. 由管理合同授予的决策权利
甲公司2014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2014年又斥资10000万元自A公司取得乙公司另外50%股权。至此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并取得控制权,甲公司与A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增资时乙公司有1000万元的现金及银行存款,没有现金等价物。(2)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80%的股权,2014年又斥资5000万元自B公司取得丙公司另外10%的股权。至此甲公司持有丙公司90%的股权并仍然控制丙公司。甲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3)甲公司原持有丁公司80%的股权,2014年出售丁公司10%的股权,取得价款7800万元,出售后甲公司持有丁公司70%的股权,仍能够控制丁公司。(4)甲公司原持有戊公司80%的股权,2014年出售戊公司60%的股权,取得价款6500万元,再售后甲公司持有戊公司20%的股权,丧失对戊公司的控制但仍具有重大影响。处置时戊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00万元。 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购买日,乙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均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条件,乙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两家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该项业务的相关资料如下:甲公司于2012年1月2日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成本为43000万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总额为49000万元(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19000万元、盈余公积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8000万元)。乙公司2012年1月2日至2013年12月31日实现净利润为10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增加1000万元。2014年1月2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乙公司20%的股权对外出售,取得价款13000万元。该项交易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仍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下列关于甲公司2014年1月2日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 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2250万元
B.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处置损益2250万元
C.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处置损益金额为0
D.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资本公积为1000万元
A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2012年1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30%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此长期股权投资。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14年1月5日,A公司再以银行存款6000万元从B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了B公司的30%的股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60%并控制B公司,当日起主导B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B公司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200万元。不考虑内部交易。2014年1月5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2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0万元、资本公积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200万元、盈余公积280万元、未分配利润2520万元),公允价值为19000万元(包括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减值2000万元)。原持有30%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14年1月5日A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本公积项目金额为36000万元。 下列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__。
A.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B. 投资方应当在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基础上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进行判断。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对控制定义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变化的,投资方应当进行重新评估
C. 投资方享有现时权利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不论其是否实际行使该权利,视为投资方捌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D. 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方分别享有能够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不同相关活动的现时权利的,能够主导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活动的一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