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桥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地质依次为表层2m的砾石,以下为软土。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经业主同意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连续均匀进行。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灌注到30m时,出现导管堵塞,施工人员采用型钢插入法疏通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施工后经检测发现断桩。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钻孔灌注桩要求和易性好,为防止断桩,正常坍落度控制在( )范围。

A. 6~8cm
B. 8~12cm
C. 12~18cm
D. 18~22cm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某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主梁表面分布有大量裂缝,裂缝主要分布在跨中区段和支点,并且由于材料老化、施工因素等造成伸缩缝接缝处不平、跳车和渗漏现象。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不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的防治措施的是( )。

A. 选用优质的水泥及优质骨料
B. 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C. 混凝土要搅拌长时间后使用,加强养生
D. 加强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支架下沉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肝阴虚证,且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应首选

A. 甲巯咪唑加天王补心丹
B. 放射性碘治疗加天王补心丹
C. 甲巯咪唑加六味地黄丸
D. 甲巯咪唑加消瘰丸
E. 碘液加天王补心丹

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40km/h,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7m。路面结构从上而下分别为22cm厚的水泥混凝土面板、20cm厚水泥稳定土基层、20cm天然砂砾。 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对原材料取样试验,为防治该路面基层裂缝,项目部采用了多项措施以防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包括设计合理的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加强拌和等。路面施工完成后,部分路面面层出现断板。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对面层的病害,治理措施有( )。

A. 加铺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网
B. 修补裂缝
C. 加铺沥青混凝土
D. 局部修补
E. 更换整块板

某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设计车速40km/h,路基宽度8.5m,路面为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通过地段为砂性土,砂性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5m不等,砂性土层下为粉质性低液限黏土,地下水位在埋深3m以下,路线两侧为农业区。 K20+450~K20+950路堤填筑高度22m,为防治路基病害,在采取相应的设计处理措施基础上,设计方对施工提出以下要求:(1)加强对地基的压实。(2)严格分层填筑并充分压实。(3)填挖交界处挖台阶。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处软基,在对软基进行必要处理后,从原地面以上2m高度范围内填筑细粒土并分层压实。由于填筑过程中突遇大雨停工数日,天晴后排除积水继续施工,为赶工期,工班长提出加班加点填筑,并提前完工。 根据此案例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K20+450~K20+950路堤属于( )。

A. 一般路堤
B. 高边坡路堤
C. 特殊路基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