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某机电安装公司承接了一平板玻璃厂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设计原因,设计图纸对主生产工艺线进行了修改;设备基础按图施工时,发现基础下有一溶洞,而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资料未显示,需采用桩基处理;政府对项目环境保护等级提出新的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工程质量;工程环境发生变化。施工单位提出需变更合同。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因设计更改了主机设备标高、基线和位置尺寸,而相关联设备施工单位也要求设计院出设计变更,设计院只口头答复其他关联设备以主机设备为准即可,因而造成了部分已安装的设备返工和工期延误。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
事件三,施工过程,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直接向业主提交了一份既能保证质量又能节约原材料的工程变更,得到了业主认可,并直接将工程变更单下发到施工单位。
事件四,一台离心式风机试运转时振动较大,经查验施工记录,发现垫铁未按规范施工。建设单位要求返工。
二、问题
1.事件一施工单位提出的几项合同变更要求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不应进行合同变更?并分别阐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相关联设备设计变更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费用和工期索赔是否合理?为什么?应怎样解决?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和业主的做法有何不妥?应怎样处理?
5.事件四中,风机安装的垫铁如何按规定施工?
一、背景
某机电工程公司承包了一项油库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4台5000m3拱顶油罐及其配套系统和设施。工程公司施工项目部对5000m3拱顶油罐施工方法进行了策划,确定采用液压提升系统倒装的主体施工方案。确定主体施工方案后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批,并进行了液压提升系统设备订货。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订货的油罐液压提升系统设备不能按计划日期达到施工现场,为不影响工程进度,项目部决定将液压提升系统倒装的主体施工方案修改为采用电动葫芦倒装的施工方案,为此,项目部按电动葫芦倒装的主体施工方案修改了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并重新订购了提升设备。在施工准备中被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的主体施工方案发生改变,施工组织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因此报请总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工程暂停令。
事件2,在对第一台5000m3罐进行的罐壁焊缝射线检测及缺陷分析中,认为气孔和密集气孔是出现频次最多的超标缺陷,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项目部采用因果分析图方法,找出了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制定了对策表。在后续的焊接施工中,项目部落实了对策,提高了焊接质量。
事件3,储罐主体施工完成后,进行了罐体几何尺寸检查和充水试验,均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
二、问题
1.机电工程项目部应编制什么类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应由谁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事件1中为什么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变更后的正确审批程序是什么?
3.针对罐壁焊缝产生气孔和密集气孔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预控措施。
4.拱顶罐采用倒装法施工有哪些优点?拱顶罐罐体几何尺寸检查和充水试验各有哪些检查内容?
一、背景
某安装公司总承包一大型化肥厂的机电工程,其中一关键分项工程是重达320t的尿素合成塔运输吊装就位,运输的路径有长江、东海、厂区大件码头及厂内道路直至合成塔架下卸载位置;吊装用两套拴在塔架顶部的巨型动滑轮组由20t卷扬机起吊就位,该设备吊装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吊装工程,为此该公司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
还相应编制专项作业进度计划,要求运输工具的驳接时间,运输路径时间、道路占用时间、起吊就位时间等均按计划执行,力求降低运输成本,保证工程安全,减少对其他施工作业干扰。为此项目部要求对作业进度计划进行逐级评审。
二、问题
1.该吊装工程为什么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如何进行论证?
3.怎样对该作业进度计划进行逐级评审?
4.该作业进度计划执行前的交底内容有哪些?
对于价格低廉、经常购买、品牌差异小的产品,消费者不需要花时间进行选择,也不需要经过搜集信息、评价产品特点等复杂过程,因此其购买行为最简单。消费者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出于熟悉而购买,也不一定进行购后评价。这种购买行为属于()。
A. 化解不协调购买行为
B. 习惯性购买行为
C. 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
D. 复杂购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