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规定:“涉及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请作答此空 )。”

A. 物理隔离
B. 信息隔离
C. 逻辑隔离
D. 逻辑连接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网络隔离的关键在于系统对通信数据的控制,即通过隔离设备在网络之间不存在物理连接的前提下,完成网间的数据交换。比较公认的说法认为,网络隔离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第四代隔离技术是()

A. 硬件卡隔离
B. 完全的物理隔离
C. 数据转播隔离
D. 空气开关隔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明确了可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其中()不属于威胁互联网运行安全的行为(请作答此空 )不属于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A. 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B. 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C. 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D.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针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容灾恢复问题,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该规范定义了六个灾难恢复等级和技术要求()中备用场地也提出了支持7×24小时运作的更高的要求。(请作答此空 )要求每天多次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并在灾难备份中心配置专职的运行管理人员

A. 第1级
B. 第2级
C. 第3级
D. 第4级

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信息科学技术且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行为。具体可以从犯罪工具角度、犯罪关系角度、资产对象角度、信息对象角度等方面定义。从()角度,是利用计算机犯罪。以构成犯罪行为和结果的空间为标准,可分为预备性犯罪和实行性犯罪()

A. 犯罪工具角度
B. 犯罪关系角度
C. 资产对象角度
D. 信息对象角度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