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下列小题。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 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 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由“两个文明”一起抓,到历经十二大、十五大到十六大明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十七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总布局,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一过程体现了总体布局() ①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进俱进的结果 ③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④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改变规律的结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青年学生要健康成长,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如何认识() ①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②必定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对人的影响是持久不变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稀疏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在这块新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上述岩体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B. 在于废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一样,上述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 880种动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有关
D. 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