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l/L(3.5—6.5pmol/L),FT4>154.8pmol/L(11.5~23.5pmol/L),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L(5—40U/L),总胆红素24.6lunol(3.4—20μ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一),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一二聚体1400μg/L(0一300μg/L),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一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l(180~400mg/dl),第八因子(FⅧ):C179.1%(80%一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 下列情况可以延缓或防止血液标本凝固的是
A. 血液中加入少量肝素
B. 血液中加入少量生理盐水
C. 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
D. 血液中加入枸橼酸钠
E. 血液中加入草酸钾
查看答案
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l/L(3.5—6.5pmol/L),FT4>154.8pmol/L(11.5~23.5pmol/L),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L(5—40U/L),总胆红素24.6lunol(3.4—20μ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一),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一二聚体1400μg/L(0一300μg/L),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一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l(180~400mg/dl),第八因子(FⅧ):C179.1%(80%一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 根据病史与相关检查,该患者患有
A. Graves病
B. 甲亢危象
C. 甲亢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
D. 肝损害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障碍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王戎,字睿冲,琅邪临沂人也。祖雄,幽州刺史。父浑,凉州刺史、贞陵亭侯。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雄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颖: 聪明
B. 于宣武场观戏 观: 观看
C. 猛兽在槛中雄吼震地 震: 震动
D. 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 走:行走
患者,男性,56岁。既往病史不详。本次因“皮肤黄染伴乏力10天,神志改变1天”入院。查体:神志朦胧,语无伦次,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触及。 为明确诊断,对该患者还需做的辅助检查是
A. 肝功能
B. 凝血功能
C. 肝炎免疫
D. 头部CT
E. 腹部CT或B超
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 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 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 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