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入新药临床试验的药物及病例选择应具备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 新药的化学结构或成分、毒性反应必须明确
B. 为避免用药前治疗的影响,最好间隔6个月以上再开始临床试验
C. Ⅰ、Ⅱ期临床试验应减少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最好采用单一药物治疗
D. Ⅲ、Ⅳ期临床试验必须有足够的病例数及严格的对照
E. 所选的病例要有明确的病理细胞学诊断
查看答案
女,35岁,心慌、怕热、多汗、消瘦、易饿3个月,甲状腺弥漫性Ⅰ°肿大,血TSH降低、T3和T4增高,诊为甲亢。他巴唑每天30mg,半月后血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1.0×10/L。甲亢的下一步治疗宜选()
A. 他巴唑剂量减半再用
B. 他巴唑与升白细胞药合用
C. 改用丙基氧嘧啶
D. 核素131I治疗
E. 白细胞恢复正常后立即手术治疗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有()
A. 刀
B. X刀
C. 外科手术
D. 血管内介入治疗
E. 口服抗癫痫药物
诊断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的是()
A. 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出现长间歇,最长PP间期小于最短PP间期的两倍
B. 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受阻,QRS波群脱落
C. PP间期显著延长,长间歇与正常PP间期无倍数关系
D. PP间期显著延长,长间歇与正常PP间期呈倍数关系
E. PR间期逐渐缩短,直到P波受阻
男性,32岁,4天前,用锤子敲打石头时右眼被异物射伤。眼科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手动,球结膜轻度充血,10点方位角膜见3mm大小全层伤口,伤口水肿,前房深度正常,房水(),下方积脓1mm,虹膜纹理不清后粘连,10点虹膜中周处有一穿通口,瞳孔4mm×3.5mm,对光反射消失,瞳孔区纤维性膜样渗出,晶状体混浊,看不清视网膜,眼压T。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 急性葡萄膜炎
B. 感染性眼内炎
C. 眼内异物
D. 外伤性白内障
E. 眼铁质沉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