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愤”的意思是:

A. 烦闷
B. 愤恨
C. 激愤
D. 憎恨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下面这几条那些可以作为 判断古汉语句子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依据:

A. 这个词前面有副词
B. 这个词后面有代词“之”
C. 这个词前面或后面有名词
D. 这个词前面或后面有介词结构
E. 这个词前面有形容词
F. 这个词前面或后面有动词

“世之灾,妬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这段文字中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A. 妬
B. 知
C. 任
D. 卑
E. 大
F. 高

以下句子中的“之”字属于代词的是哪几句?

A.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 之二虫,又何知?
C.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D.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E.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F.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下面那些是《礼记·礼运》所说的“小康”社会的特征:

A. 貨力為己
B. 天下為家
C. 刑仁講讓
D. 大人世及
E. 選賢與能
F. 按需分配
G. 夜不闭户
H. 天下为公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