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作者看来,以下不能作为“证券市场不会走到真正成熟”的根据的一项是()。

A. 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
B. 很多国家都在对市场造假行为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
C. 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国证券市场也冒出了丑闻
D. 虚构利润、伪造报表可以使上市公司获得超额利润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引用“唾面自干鼻吸五斗醋,虚怀好学心念一字经”要表现的意思是()。

A. 为人的大度与为学的谦诚
B. 为人要逆来顺受,为学要谦诚专一
C. 为人能忍辱负重,创作不拘声律对仗
D. 学识渊博,擅长用典

本文的中心是()。

A. 赞扬李格非先生的严谨的学风和淳朴的文风
B. 赞扬李格非先生治学严谨、人品高尚
C. 赞扬李格非先生知识渊博、多才多艺
D. 赞扬李格非先生著作甚丰、贡献卓著

我的老师、武汉大学教授李格非先生年届八十,德高学硕,知识界多尊称他“我们的格老”。他担任《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主持编纂工作十又五年,确实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十载铅椠虫鱼,一片寒毡,埋头修纂”,“不为利锁名牵,不省疾疚淹缠。编摩愍悟,呕出心肝一片丹”(《增字锦堂月曲.编纂抒怀》)。我曾亲见格老推敲例句十分辛苦,忍不住劝他:“您成竹在胸,资料卡片又那么丰富,可以手到拈来,例句只要证明释义就行,何必尽善尽美?”格老正色答到:“同样解释一个“把”字,林语堂的例子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我的例子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善恶分明白不待言,但佳者得之不易。”又说:“□,著书立说者岂可轻忽!”格老业余喜撰对联,认为可以寄托性情,不必以雕虫小技视之。一日,他想起唐朝娄师德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故事:人家把口水吐在其脸上,擦也不擦,让他自己干去;能够喝下五斗老醋,肚量亦自不凡。格老就用“唾面白干鼻吸五斗醋”为初句,反复推敲对句。一位才子对以“掉头不顾耳听万松声”,可说气象恢弘,对仗工稳熨帖。但格老以为潇洒有余,谦诚不足。他宁愿声律小疵,对以“虚怀好学心念一字经”。“一字经”用的是“荀子.劝学旷用心一也”、“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的典故。格老安贫乐道,不完全赞成《论语》上“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礼记》上“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略加增删,集成一幅佳联:“居无求安食求饱,”于此可见先生襟怀。我久为人师,最苦不过的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聪明好学的令人愉悦,反之使人头痛,这大概也是常情。一日与格老讲论此事,先生略一沉吟,说起他在成都的一件往事:某一工艺作坊竟以最不起眼的树根老藤雕刻嫁接为绝妙盆景,令人叹为观止。老人应嘱撰题一联:“天生我才必有用,世无朽木不可雕。”店主十分感激,我听后也是深受启发。先生忙余小憩,爱听京戏,并能清唱,自得其乐。曾观赏某名家演艺,十分佩服其做工老到,功力深厚。但随后又万分惋惜他有一处败笔。原来这是一幕悲剧,那位艺术家随意表演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抽烟动作,嘴唇一张一合特别招摇,惹得观众忍俊不禁,但同时全然破坏了悲壮气氛。格老因此告诫:“有些人运思作文,全不顾通篇情调意境,一味在丽辞佳句上施才逞能,正与此一般无异。”这不禁使我检讨起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我的家乡生产队死了耕牛,托我写一份贷款买牛的申请,我煞费苦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中有一句“牛乃耕者之本”,当时颇引为得意。不料一识字老农事先已写好了申请,也来让我润色,那纸上径直写道:“我们队耕牛死了,眼下青黄不接,申请贷款五百买牛,秋后一定偿还。”我霎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格老对此感喟再三,说,这正如鲁迅先生告诫过的,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啊!依次填入第一自然段两个方框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 劳苦功高 扬善惩恶
B. 苦心孤诣 潜移默化
C. 煞费苦心 明理去非
D. 用心良苦 耳濡目染

下列对第三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我们生活环境内排放的浮游微粒70%来自工业废弃物、汽车尾气等人为因素,因而可以采取措施,加强治理,减轻浮游微粒的危害
B. 空气中的浮游微粒进入人体肺部后,就使人体发生炎症,甚至导致生命的终结
C. 浮游微粒在向人体肺部传送化学污染物的过程中会快速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游离基
D. 人们发现,在现代城市中危及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就是尘埃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