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六) 1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1根葡萄枝切成10段就可能变成10株葡萄苗;1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1年内就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一小部分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译音为“克隆”,其含义已不仅指无性繁殖,也包括无性繁殖系。凡是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细胞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生产后代的繁殖方法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1个胚胎分割成2块、4块、8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1个胚胎长成2个、4个、8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一群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 克隆羊“多利”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威尔莫特等人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后,用板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3个月的“芬多席特”6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将它注入“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各国引起了震惊,原因在于卵细胞中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下列对“克隆”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植物通过无性繁殖而扩大繁衍后代
B. 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个体
C. 用人工的方法将生物胚胎融合而产生的后代
D. 动植物“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的总称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说明] 请将接入层交换机Switch6命名为AccessSwitch6,并写出以下相关要求的配置语句:设置加密使能口令为secretpasswdtest,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192.168.0.6/24)、默认网关、各端口的VLAN模式及所归属的VLAN。

温经散寒法不常用于

A. 月经后期
B. 痛经
C. 月经先期
D. 闭经
E. 不孕症

下表是各处类型企业在2000年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国有企业49.140.264.869.1集体企业31.434.526.523.0外商投资企业12.5Ⅱ3.6Ⅲ其他Ⅰ8.05.15.7 表中Ⅱ的数值是( )

A. 15.7
B. 13.7
C. 17.3
D. 19.5

(三)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借助萤火虫的发光基因,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蒂夫·凯博:上的研究小组鉴定出第一个植物生物钟基因。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植物周期行为——生理节律的奥秘。虽然这些行为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光照长短等,但植物学家一直认为生物钟是植物感知外界条件的决定因素。要鉴定生理节律的生物钟基因,通常有两个关键问题:第一,生理节律能否被检测到;第二,需找到这种生理节律的异步个体。植物光合作用节律常规方法是难以检测的,史蒂夫·凯领导的研究小组借助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该研究小组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作为标记基因,使之与一种叫拟南芥的植物的调控光合作用基因相连。待植物萌发后,喷施一种能使萤火虫发光的化合物,结果每当拟南芥的生物钟活化光合作用的时候,幼草便可开始发光。这样就容易地检测出这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节律。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拟南芥植株的光合作用周期为24小时,但其中有些植株的光合作用的周期介于 21~28小时。通过正常植株(光合作用周期为24小时)和突变类型(周期介于21~28小时)的遗传图谱比较,他们发现拟南芥控制光合作用的生物钟基因位于第五染色体上。生物钟基因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植物是怎样调节其生理节律的。 第一段中提到“植物生物钟”,第二段提到“植物周期行为”、“生理节律”和“异步个体”。对文中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个概念完全相同
B. 四个概念各不相同
C. 前两个概念相同,后两个概念相同
D. 最后一个概念不同于前三个概念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