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以下哪一句话在思想主旨方面与孟子所说“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不一致?
A.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B. “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C. “万物与我为一”
D. “致虚极,守静笃”
查看答案
达到“无可无不可”境界的人是:
A. 杨雄
B. 墨子
C. 孔子
D. 辜鸿铭
《尚书·洪范》里的三种“德”指什么?
A. 愿而恭 直而温 简而廉
B. 正直 刚克 柔克
C. 仁 义 礼
D. 至德 玄德 刑德
在心理学意义上,个体的完成意味着:
A. 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没有矛盾
B. 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现实没有矛盾
C. 本能与学习没有矛盾
D. 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
一百多年前,清末中日战争,日本胜利之后,辜鸿铭的朋友伊藤博文来中国游历。 辜鸿铭送给伊藤博文他刚出版的《中国人的精神》,伊藤博文说:“这些东西都过时了。” 辜鸿铭的回答说:“两千年前三三得九,现在还是三三得九。”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
A. 真正优秀的精神文明是超越时代的。
B. 辜鸿铭对中国文化有着绝对的自信。
C. 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主要是数学。
D. 数学真理是永恒的,人文的东西并没有永恒性,需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