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1956 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C. “一五”计划完成
D.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与这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

A. 人民大众同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发展滞后的矛盾
C.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封建残余势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难道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后来才得的新毛病,而不是他们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老毛病吗?难道今天软弱,那时就不软弱吗?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是导致其两面性的决定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应当实行的政策是()

A. 保护民族工商业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D. 通过合作化进行改造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而初步形成了()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C.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D. 统一战线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 农民
B. 贫农
C. 工人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