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公司的生意经★ 在世界500家最大工业公司中排名地107位的日本三洋电机公司认为,要创造出大获成功的商品,必须具备五个要点,而且这五个要点的顺序不能颠倒。 第一、该商品对顾客来说,使用是否方便? 第二、顾客是否买得起? 第三、对经销商来说,是否容易买出去? 第四、万一出现故障,是否容易修理,即容易得到保修? 第五、工厂是否易于生产?
A.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二、领导作用
C. 三、全员参与
D. 四、过程方法
E. 五、持续改进
F. 六、循证决策
G. 七、关系管理
查看答案
★八佰伴的遗憾★ 1997年9月18日,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产。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613亿日元,是二战后日本流通业规模最大的一次破产。 从1971年八佰伴在国外建立第一家分店起,20年来它在国外的发展速度超过同类企业界所有公司,即使是日本流通界的“大哥大”—大荣公司也无法与它相比。 八佰伴由四大企业集团所构成,在全世界16个国家拥有389个分店,他们曾制定了在中国发展的宏伟计划——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建立1000家以经销食品为主的超市…… 据八佰伴内部材料透露,在中国开一家超级市场要投资1500万日元,那么1000家就是150亿日元,而八佰伴日本公司在1996年全年赢利也不过8亿日元而已。即使把八佰伴集团下属的所有企业收益都算上,实现开拓中国市场的宏伟计划,资金也远远不够。而不可思议的是,八佰伴这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竟然没有一家主力银行的支持。由于对八佰伴的急剧扩张不满,早在90年代初,八佰伴当时的主力银行就告诫,如不改变经营方针他们就不再贷款。可是和田一夫说:“我们不再依靠银行,我们靠自有的资金干”。于是他们靠发行社债来筹集资金。社债没有银行的监督,资金的使用就容易失控。大规模的举债,终于导致了严重的后果。1996年底,八佰伴所需偿还的社债达120亿日元,公司的财务陷入困境,无可奈何地将日本八佰伴的16家骨干分店卖给了大荣公司。骨干分店的减少又进一步影响收益,使八佰伴公司陷入了恶性循环。到1997年,八佰伴公司的负债已经达到了1600亿日元,一位负责人向外界透露:八佰伴营业额的40%要用来还债。难怪在1997年八佰伴集团的会长和田一夫在日本静冈县八佰伴日本集团总部召开的债权者说明会上,面对1200多名讨债者只说了一句话:我恩将仇报,实在对不起大家,我将以毕生精力来偿还诸位的债务。说完,和田一夫泪如雨下…… 八佰伴破产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规划和战略经营管理问题。八佰伴采取了迅速扩展、急于抢占市场的激进发展战略。正如和田一夫所说:有风险才有收益,风险越大收益越大。然而,风险与利益并不都是成正比的,偏离客观事实的判断,缺乏正确的决策,管理上出现的任何闪失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而八佰伴却随意投资。他们在爱知县的一个小地方建了一座百货商店,一下子就投入了200亿日元,是投资上海新世纪商厦的两倍。这样不考虑投资报酬率的随意投资使八佰伴的投资规模夜摆越大。八佰伴在香港发展十来年就开设了九间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店,这是其他日本公司所不及的,在同业发展中也是不多见的。这越摆越大的摊子终于导致了日本八佰伴的破产。 (2)没有明确的对象。一会儿以日本人为商品销售对象,一会儿又把大量的资金投到海外;一会儿以日侨为对象,一会儿又转向本地人。八佰伴自以为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自以为对于顾客需要什么,他们心中有数。实际上不知己也不知彼,只顾不断地开设新店而不去巩固原有的阵地,在未扎稳根的情况下就不断扩大投资,致使盈利不断下降。 (3)缺乏科学与富有活力的经营管理方法。八佰伴集团采用的是家族式经营,在决策上往往因一时的人为判断错误,致使整个集团误入歧途。这种陈旧而缺乏科学、活力的经营管理与现代化大规模百货业发展大不相容。
A.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二、领导作用
C. 三、全员参与
D. 四、过程方法
E. 五、持续改进
F. 六、循证决策
G. 七、关系管理
★雪花饼屋的规定★ 贾新的孩子5岁了,胆子较小,从来没离开过大人的身边,贾新一直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而发愁。有一天晚上,孩子突然提出要吃肉松包,贾新心里一动,爽快的答应了孩子,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孩子必须独自去住宅小区门口的雪花饼屋买。孩子经过一番犹豫,还是拿着贾新给的5元钱走了。当然,孩子第一次出门,贾新不会大意,悄悄的跟在孩子的后面,一直看着孩子走进了雪花饼屋。过了一会,孩子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拉着饼屋店员的手走了出来,贾新觉得奇怪,便沉住气继续观察。饼屋店员一直将小孩带到贾新家的楼梯口。这时,贾新已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连忙道谢。经了解,原来该饼屋有规定:如有小童单独光顾饼屋的,员工必须将小童安全送回家。此事令贾新感慨不已,他也因此成了雪花饼屋的忠诚顾客。 注:雪花饼屋的规定实际上是关注到顾客对小童安全的潜在要求,它的实施能够超越顾客的期望,给顾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A.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二、领导作用
C. 三、全员参与
D. 四、过程方法
E. 五、持续改进
F. 六、循证决策
G. 七、关系管理
★福特汽车:成败只在一念间★ 福特汽车公司世人皆知,是国际汽车工业的大家族,但是在他的发展道路却几经沉浮。 老亨利福特从1899年起两次创办汽车公司,都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失败,1903年再次创业,选用能人,请来汽车工业专家库兹恩斯担任总经理。库兹恩斯上任后,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调查市场,建立销售网,苦心经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生产率提高了十几倍,成本和售价大幅降低,每辆“T”型车的售价从780美元降到290美元,开始了福特公司繁荣发展的阶段,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福特也由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但是后来老亨利福特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主观武断,实行家长式管理,1915年辞退了为公司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库兹恩斯,接着又辞去了大批有才干的人,甚至于在1921年一天之内赶走了30名经理。 老亨利福特的独断专行和相对落后的经营管理方法,使福特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快陷入困境,世界第一的位置很快被广招人才、管理先进的通用汽车公司所取代。1945年竟到了每月亏损900万美元的地步,濒临破产。同年9月,老福特下台,让位于他的孙子小亨利福特。 小亨利福特接管公司后,汲取了老福特失败的教训,重整旗鼓,聘用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副总裁布里奇全面主持公司的业务,甚至破格聘用了包括后来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马拉在内的年轻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福特公司复现往日的繁荣,坐上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第二把交椅。 富于戏剧性的是小福特后来也重蹈祖父的覆辙,独断专行,以主人自居,先后辞去了布里奇、艾柯卡等人,结果使历经艰辛换来的振兴没有保持多久,公司地位一跌再跌,业务经营每况愈下,最终也不得不辞去董事长的职务。
A.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二、领导作用
C. 三、全员参与
D. 四、过程方法
E. 五、持续改进
F. 六、循证决策
G. 七、关系管理
★三洋公司的生意经★在世界500家最大工业公司中排名第107位的日本三洋电机公司认为,要创造出大获成功的商品,必须具备五个要点,而且这五个要点的顺序不能颠倒。第一、该商品对顾客来说,使用是否方便?第二、顾客是否买得起?第三、对经销商来说,是否容易买出去?第四、万一出现故障,是否容易修理,即容易得到保修?第五、工厂是否易于生产?
A.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B. 二、领导作用
C. 三、全员参与
D. 四、过程方法
E. 五、持续改进
F. 六、循证决策
G. 七、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