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单选题 (一)选取萃取溶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

A. 以任意比混溶
B. 玻璃膜上有电子流动
C. 共振发射线
D. 保留值
E. 自然变度
F. 液-液色谱法
G. 分子荧光
H. 柱温
I. 用抹布擦干比色皿外壁上的水珠
J. 0.10
K. 棱镜
L. 异构体
M. 当c增加时,λmax增加、A增加
N. 紫外检测器
O. pH=10.21
P. 甲、乙二人的报告均正确
Q. 200~1000 nm
R. 5-7
S. 固定相的极性>流动相的极性
T. 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的氨水
U. 偶然误差小
V. 反相色谱流动相为乙腈-水,增加乙腈比例
W. 使残渣溶解度增大
X. 进行仪器校正
Y. 扩散速度
Z. 共振吸收线
[. 斯塔克变宽
\. 8-10
]. 为降低消化液对测定的影响
^. 分子磷光
_. 液-固色谱法
`. 吸光系数足够大
a. 不一定,视组分性质而定的
b. 必须互不相溶
c. 载气的种类
d. 增加色谱柱柱长
e. 手捏比色皿的光面
f. 进行空白试验
g. 示差折光检测器
h. 增加流动相中水的比例
i. c(H+)=0.0005mol/L
j. 系统误差小
k. 当c增加时,λmax不变,A减少
l. 玻璃膜上的H+得到电子
m.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n. 400~760 nm
o. 0.90
p. 光栅
q. 甲的报告正确
r. 增加流动相中甲醇比列
s. 分配比
t. 柱压
u. 极性范围宽的样品
v. 空间排阻色谱法
w. 0.91
x. 1-3
y. 荧光检测器
z. 固定相的极性=流动相的极性
{. 劳伦茨变宽
|. 玻璃膜水化层中的H+与溶液中的H+发生交换作用
}. 甲、乙二人的报告均不正确
~. 1000 nm以上
. 准直镜
. 平均偏差小
. 手捏比色皿的磨砂面
. 当c减少时,λmax不变、A减少
. 试液浓度足够稀
. 进行对照试验
. 6000
. 保证消化彻底
. 正相色谱流动相为正己烷-二氯甲烷,增大正己烷比例
. 离子线
. 能发生有效的络合反应
. 瑞利散射光
. 使残渣尽量少 (三)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D)
.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四)从精密度好就可以判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
. 固定相的极性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在反相键合相色谱中,流动相常用( )

A. 烷烃加醇类
B. 甲醇-水
C. 水
D. 缓冲盐溶液

在反相键合色谱法中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关系是( )

A. 固定相的极性>流动相的极性
B. 固定相的极性

液液分配色谱法中的反相液相色谱法,其固定相、流动相和分离化合物的性质分别为( )

A. 极性、非极性和非极性
B. 非极性、极性和非极性
C. 极性、非极性和极性
D. 非极性、极性和离子化合物

在液相色谱中,以缓冲液为流动相的是( )

A. 离子交换色谱
B. 凝胶色谱
C. 化学键合相色谱
D. 液-固吸附色谱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