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早期,使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外周和内脏小血管收缩,保证重要脏器血液供应的激素是
A. 儿茶酚胺大量增高
B. 高血糖素增高
C. 胰岛素降低
D. 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E. 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加
查看答案
女,35岁,半年前母突然病故,此后失眠、情绪低沉、不愿与人交往。近3个月来独处时常听见有声音对她讲话,说母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给公安机关写信反映母被害之事,后来又感到自己的思维、情感不由自己支配,自己的想法还未说出已人人皆知,常独自哭泣。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有慢性肝炎病史3年,目前肝功ALT 80U/L。 该患者治疗首选的药物是
A. 氯硝安定
B. 氟西汀
C. 氯丙嗪
D. 丙咪嗪
E. 利培酮
将局麻醉药注射到神经干(丛)旁,暂时性地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称为
A. 局部浸润麻醉
B. 区域阻滞麻醉
C. 表面麻醉
D. 神经阻滞
E. 椎管内麻醉
某男患者,65岁。患胃癌4年,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价值,生命垂危。家属再三恳求医师,希望能满足病人心理上的渴求,收他入院。医生出于“人道”,将他破格地收入院。究竟该不该收治这个病人。 从医务人员的义务出发,下列哪项是错的
A. 医务人员有诊治病人的责任
B. 医务人员有解除病人痛苦的责任
C. 医务人员有无条件忠实于患者利益的责任
D. 晚期癌症,治好无望,不收也是符合医德要求的
E. 对治疗无望的临危病人,应收入医院进行治疗,目的是尊重人的生命
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师因自己年轻,怕担风险,未作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10公里外的中心医院就诊,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病人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医药费用去2万多元。 对该医师的行为进行伦理评价时,应该主要考虑的是:是否做到了
A. 有利原则中的努力使病人受益的要求
B. 有利原则中的努力预防难以避免的伤害
C. 有利原则中的对利害全面权衡,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 不伤害原则中的不应发生有意的伤害
E. 不伤害原则中的不给病人造成本可避免的各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