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第一部分 说明:131—154题,每段文字中都有若干个空儿(空儿中标有题目序号),每个空儿右边都有A B C D四个词语。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唯一恰当的词语。 有一个盲人存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 (131) ,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 (131) 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为了让别人 (133) 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 (134) 经验加以佐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 (135) 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时,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 (136) 不过来,如果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137) 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A. 容易
B. 轻易
C. 特意
D. 故意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走入了 (144) 百姓家,其中洗衣机进入家庭的速度最快。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 (145) 每百户拥有洗衣机90.52台。当洗衣机帮助人们 (146) 了繁重的手工洗衣工作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 (147)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称,使用洗衣机是导致肥胖的 (148) 之一,因为使用洗衣机会 (149) 热量消耗,助长人的月巴胖。

A. 原因
B. 理由
C. 缘由
D. 缘故

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韩国……还有中国的某些省市,如四川、湖南等都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的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中国,故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中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奇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则有300000斯克维尔。 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这是因为吃辣椒有很多好处:它营养丰富,能驱风散寒,能增进人的食欲。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谚语日: “三个辣椒,顶件棉袄。”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文中没有介绍辣椒的:

A. 品种
B. 分类
C. 产地
D. 种植

A baby begins to laugh and becomes a comparatively sophisticated creature when he is at the age of ______.

有个妻子要过生日了,她希望丈夫不要再送花、香水、巧克力或只是请吃顿饭。她希望得到一颗钻戒。 “今年我过生日,你送我一颗钻戒好不好”她对丈夫说。 “什么” “我不要那些花啊、香水啊、巧克力的。没意思嘛,一下子就用完了、吃完了,不如钻戒,可以做个纪念。” “钻戒什么时候都可以买。送你花、请你吃饭,多有情调!” “可是我要钻戒!人家都有钻戒,就我没有,就我可怜、没人爱……” 结果,两个人因为生日礼物,居然吵起来了,吵得甚至要离婚。 更妙的是,大吵完,两个人都糊涂了,彼此问:“我们是为什么吵架啊” “我忘了!”太太说。 “我也忘了。”丈夫搔搔头,笑了起来,“啊,对了!是为了你要颗钻戒。” 再说个相似的故事: 有个太太,也想要颗钻戒当生日礼物。但是她没直说,却讲:“亲爱的,今年不要送我生日礼物了,好不好” “为什么”丈夫诧异地问,“我当然要送。” “明年都不要送了。” 丈夫眼睛睁得更大了。 “把钱存起来,存多一点儿,存到后年。”太太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我希望你给我买一颗小钻戒……” “噢!”丈夫说。 结果,你们猜怎么样生日那天,她还是得到了礼物——一颗钻戒。 当我们比较前面这两个沟通技巧的时候,可以知道第一例中的妻子太不会说话,她一开始就否定了以前的生日礼物,伤了丈夫的心。接着她又用别人丈夫送钻戒的事,伤了丈夫的自尊。最后,她居然否定了夫妻的感情。何况,这样硬讨的礼物,就算拿到,又有什么意思她丈夫的感觉也不好啊! 至于第二例,那太太就聪明多了。她虽然要钻戒,却反着来,先说不要礼物,最后才把目标说出。因为她说后年才盼有个钻戒,但丈夫提前了,今年就给了她一份惊喜,无论太太或丈夫,感觉都好极了,这不是“双赢的沟通”吗 尤其严重的是,第一例当中想要沟通的人,后来居然把沟通的目标都忘了。沟通就像爬山。你要先设定目标,然后向着目标走。有人走大道,有人走小路,无论你从哪条路上去,都不能忘了方向、忘了目标。 许多人沟通,都犯了“才沟通,就忘了沟通目标”的毛病。如同我们常常吵完架,却忘了当初为什么开始吵。 第一个妻子最根本的错误在于:

A. 表达方式不够巧妙
B. 伤害了丈夫的自尊
C. 直接讨要生日礼物
D. 否定了以前的礼物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