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辉集团是一家省属国有企业,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一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集中在乙分公司;二是农业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主要集中在丙分公司;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农家乐旅游业务,主要集中在丁公司。丁公司为顶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顶辉集团除丁公司外,无其他关联公司。2013年,顶辉集团加大了对全集团资产和业务的整合力度,确定了“做强做大‘农’主业,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实现主业整体上市”的发展战略。2013年,顶辉集团进行了如下资本运作:(1)2013年2月1日,顶辉集团以银行存款0.4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购入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8亿元。A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企业,与顶辉集团的丙分公司在业务和地域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2013年11月1日,顶辉集团以银行存款1亿元从A上市公司原股东处再次购入A上市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另发生审计、法律服务、咨询等费用0.15亿元。至此,顶辉集团持有A上市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控制了A上市公司。该日,顶辉集团之前持有的A上市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0.5亿元,A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亿元。顶辉集团从2013年11月1日起,对A上市公司实行了统一监督、控制、激励和约束,努力使A上市公司成为集团内部一支运作协调、利益攸关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夯实了顶辉集团在相关领域中的重要地位。(2)2013年12月1日,顶辉集团通过司法拍卖拍得B上市公司3亿股股权,占B上市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1%,支付银行存款1.5亿元。该日,B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为1.2亿元,股东权益为1.2亿元。顶辉集团2013年控制B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计划在2014年3月1日向B上市公司注入乙分公司的全部资产,从而实现顶辉集团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业务整体上市,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3)2013年12月31日,顶辉集团为了做强做大主业,逐步加大新兴旅游市场,以0.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所持有丁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但仍对丁公司具有控制权。该日,丁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0.6亿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简要说明顶辉集团2013年取得A上市公司股权和B上市公司股权所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7年度和2008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自非关联方H公司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万元。在此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②2007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税货款共计10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A商品全部对外售出,但甲公司仍未收到该货款,为此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③2007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B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乙公司出售该商品不含增值税货款150万元,成本为10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支付货款。 ④2007年10月,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D商品一批,已于当月支付货款。乙公司出售该批商品的不含增值税货款为50万元,成本为3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购入的该批D商品仍有80%未对外销售,形成期末存货。 ⑤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年来计提盈余公积15万元,股本和资本公积未发生变化。 (2)2008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非关联方丙公司3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取得投资时,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②2008年3月,甲公司收回上年度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的全部货款。 ③2008年4月,甲公司将结存的上年度自乙公司购入的D商品全部对外售出。 ④2008年11月,甲公司自丙公司购入E商品,作为存货待售。丙公司售出该批E商品的不含增值税货款为300万元,成本为200万元。至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对外售出该批E商品。 ⑤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为30万元,股本和资本公积未发生变化。 (3)其他相关资料 ①甲公司、乙公司与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②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除应收账款以外,其他资产均未发生减值。 ③假定乙公司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未分配股利。 [要求] 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的各项相关抵销分录。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7年度和2008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自非关联方H公司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万元。在此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②2007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税货款共计10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A商品全部对外售出,但甲公司仍未收到该货款,为此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③2007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B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乙公司出售该商品不含增值税货款150万元,成本为10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支付货款。 ④2007年10月,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D商品一批,已于当月支付货款。乙公司出售该批商品的不含增值税货款为50万元,成本为3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购入的该批D商品仍有80%未对外销售,形成期末存货。 ⑤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年来计提盈余公积15万元,股本和资本公积未发生变化。 (2)2008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非关联方丙公司3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取得投资时,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②2008年3月,甲公司收回上年度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的全部货款。 ③2008年4月,甲公司将结存的上年度自乙公司购入的D商品全部对外售出。 ④2008年11月,甲公司自丙公司购入E商品,作为存货待售。丙公司售出该批E商品的不含增值税货款为300万元,成本为200万元。至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对外售出该批E商品。 ⑤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为30万元,股本和资本公积未发生变化。 (3)其他相关资料 ①甲公司、乙公司与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②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除应收账款以外,其他资产均未发生减值。 ③假定乙公司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未分配股利。 [要求] 编制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7年度和2008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自非关联方H公司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万元。在此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②2007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税货款共计10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A商品全部对外售出,但甲公司仍未收到该货款,为此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③2007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B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乙公司出售该商品不含增值税货款150万元,成本为10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支付货款。 ④2007年10月,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D商品一批,已于当月支付货款。乙公司出售该批商品的不含增值税货款为50万元,成本为3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购入的该批D商品仍有80%未对外销售,形成期末存货。 ⑤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年来计提盈余公积15万元,股本和资本公积未发生变化。 (2)2008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非关联方丙公司3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取得投资时,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②2008年3月,甲公司收回上年度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的全部货款。 ③2008年4月,甲公司将结存的上年度自乙公司购入的D商品全部对外售出。 ④2008年11月,甲公司自丙公司购入E商品,作为存货待售。丙公司售出该批E商品的不含增值税货款为300万元,成本为200万元。至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对外售出该批E商品。 ⑤20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为30万元,股本和资本公积未发生变化。 (3)其他相关资料 ①甲公司、乙公司与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②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除应收账款以外,其他资产均未发生减值。 ③假定乙公司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未分配股利。 [要求] 编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
2007年1月1日,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以其库存商品对乙企业投资,投出商品的成本为36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不考虑其他税费)。甲上市公司对乙企业的投资占乙企业注册资本的20%,甲上市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2007年1月1日,乙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及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均为2000万元。乙企业2007年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2008年乙企业发生亏损4400万元。假定甲企业账上有应收乙企业长期应收款160万元。2009年乙企业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上市公司对乙企业投资及确认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