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根据2013年的达喀尔拉力赛从智利当地时间2013年1月5日开始,结束于智利当地时间1月19日。赛事发车地点为秘鲁首都利马,比赛先后经过秘鲁、阿根廷、智利3个国家,总里程超过8000千米。最后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据此回答题。
假设某选手在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携带了一个GPS信号接收机,该设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查看材料

A. 测定该选手所处的位置
B. 测定所经地区的海拔
C. 确定该选手行进的方向
D. 获取实时自然景观变化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在图示①中,按地图的一般方向判断,其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A. 东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

在CPU的寄存器中,()对用户是透明的。

A. 程序计数器
B. 状态寄存器
C. 指令寄存器
D. 通用寄存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王老师在学完高中地理必修2后设计的一道情境材料题:
背景资料:宁启铁路西起南京市,途经扬州、泰州至海安,与新长铁路相通,再经南通、海门至启东,全长约351千米。2004年4月18日,古城扬州实现了百年梦想——宁启铁路扬州段正式通车。
2005年4月30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连接镇江、扬州两座古城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实现了两座古城的“手拉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建设宁启铁路、润扬大桥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从扬州到广州要经过哪些铁路线?
(3)从扬州到北京要经过江苏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市和北京市。在__________与陇海线(铁路)相交。
(4)扬州铁路和润扬大桥的开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问题:
(1)该试题的编制有什么优点?(6分)
(2)编制情境材料题一般要注意哪些问题?(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赵老师设计了“访问”鲁尔区的东北工业区经济发展智囊团,让学生以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考察团中成员的形式进行教学。
确定问题:对鲁尔工业区进行基于问题的考察,对比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提出可行性的振兴策略。
让学生自由选择体验的角色,进行任务驱动学习。分四大智囊团对鲁尔区进行考查(如下表)。完成考察任务后,每个考察团需要提交一份考察报告。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每个团推选出一名新闻发言人,把本团的考察结果向东北民众汇报,并接受记者的提问,不发言的团员可以担当记者的角色,发言组的其他成员可以协助回答和补充。
在充分的考察后,智囊团“考察归来”向东北工业区的民众作新闻发布,进行成果汇报与表演。
在表演结束后,将全班同学集中起来,再次进行对未完问题的讨论。同时,教师对这次表演活动进行肯定的评价。
请同学们进行归纳总结,得到完整的结论。
问题:
(1)分析材料中教师使用的教学过程模式,并对该地理教学过程模式进行评价。(10分)
(2)简述此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程序。(10分)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