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男,32岁。阑尾炎术后第6天,体温 36.5℃,伤口无渗血渗液。早8时许,继续静脉滴注青霉素。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不适。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溶液中含有对患者致敏的物质
B. 溶液中含有致热物质
C. 输液速度过快
D. 溶液温度过低
E. 患者是过敏体质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者男,32岁。闹尾炎术后第6天,体温 36.5℃,伤口无渗血渗液。早8时许,继续静脉滴注青霉素。半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不适。下列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 减慢输液速度
B. 立即停止输液
C. 物理降温
D. 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E. 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测以查找原因

患者女,48岁。右侧乳房肿块来院就诊。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手术后进行预防性化疗。输注化疗药物时,如出现液体不滴,注射部位无肿胀、疼痛,轻轻挤压输液管感觉有阻力。此时,正确的处理是:

A. 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
B. 局部热敷、按摩
C. 变换患者肢体位置
D. 拔针,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E. 加大压力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

患者女,48岁。右侧乳房肿块来院就诊。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手术后进行预防性化疗。为促进炎症的消散,局部用硫酸镁湿敷,硫酸镁浓度为:

A. 25%
B. 30%
C. 50%
D. 60%
E. 70%

患者女,48岁。右侧乳房肿块来院就诊。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手术后进行预防性化疗。预防静脉炎的措施不包括:

A.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B. 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C. 推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
D. 防止药液渗出血管外
E. 输液前给予激素治疗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