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只是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成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为实际的法律,即成为自由的存在,哪里法律就成为人的实际的自由存在。”关于该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讲,规律是自由的,但却是无意识的,法律永远是不自由的,但却是有意识的
B. 法律是“人的实际的自由存在”的条件
C. 国家法律须尊重自然规律
D. 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
查看答案
甲、乙殴打丙,致丙长期昏迷,乙在案发后潜逃,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甲提起公诉。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丙的妻子、儿子和弟弟都可成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B. 甲、乙可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共同被告人,对故意伤害丙造成的物质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 丙因昏迷无法继续履行与某公司签订的合同造成的财产损失不属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D. 如甲的朋友愿意代为赔偿,法院应准许并可作为酌定量刑情节考虑
关于领土的合法取得,依当代国际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国围海造田,未对他国造成影响
B. 乙国囤兵邻国边境,邻国被迫与其签订条约割让部分领土
C. 丙国与其邻国经平等协商,将各自边界的部分领土相互交换
D. 丁国最近二十年派兵持续控制其邻国部分领土,并对外宣称拥有主权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 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 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 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根据《宪法》和法律,关于我国宪法监督方式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属于事后审查
B. 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属于事先审查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国务院的书面审查要求对某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属于附带性审查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有在相关主体提出对某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的要求或建议时才启动审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