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甲(男,45岁,聋哑人)经常带着儿子乙(男,17岁,聋哑人)在地铁内行乞。甲乙二人半年内因强行乞讨曾三次受到公安机关处理。一日,甲在车厢内发现乘客丙放在座位旁边的纸袋内有一个手机,遂使眼色让乙抱着丙的大腿要钱,丙无奈,给了乙2元钱。乙并不知甲的真实意图,甲乘乙向丙要钱时,偷偷将手机拿走,并拽上乙迅速离开,后甲乙二人被抓获。经查,乙并非甲的儿子,而系甲从别人手里租来的。若乙不从,甲即对其殴打、冻饿。另经鉴定,丙的手机价值人民币750元。甲拿走手机后,乙用该手机发送短息,造成丙电信资费损失98元。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罚?
案例分析题2010年10月1日,甲携带人民币3000元和朋友乙、丙、丁(各带1000元人民币)在张某经营的棋牌室内,以“打麻将”的方式进行赌博。张某告诉四人,最近公安机关查得严,桌面上不能放现金。甲很快就输掉了2000多元,非常着急。于是,借和赢家乙一起上厕所的时候,乘乙不备,将乙赢的1300多元钱从其口袋里夺出逃跑,乙随后追赶。二人恰被巡逻民警碰着,均被抓获。后丙、丁亦被抓获。经查,甲1993年5月1日生,无违法犯罪记录;乙在2010年6月5日曾因殴打他人被治安拘留5日。 如丙未满16岁,询问时应注意什么?
案例分析题2010年10月1日,甲携带人民币3000元和朋友乙、丙、丁(各带1000元人民币)在张某经营的棋牌室内,以“打麻将”的方式进行赌博。张某告诉四人,最近公安机关查得严,桌面上不能放现金。甲很快就输掉了2000多元,非常着急。于是,借和赢家乙一起上厕所的时候,乘乙不备,将乙赢的1300多元钱从其口袋里夺出逃跑,乙随后追赶。二人恰被巡逻民警碰着,均被抓获。后丙、丁亦被抓获。经查,甲1993年5月1日生,无违法犯罪记录;乙在2010年6月5日曾因殴打他人被治安拘留5日。 对涉案物品应如何处理?
案例分析题丁某系某市电器厂的厂长,因厂里资金紧缺,多次向银行贷款未果。为此,丁某仿照银行存单上的印章模式,伪造了甲银行的储蓄章和行政章,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名章,伪造了户名分别为黄某和唐某在甲银行存款额均为50万元的存单两张。随后,丁某在乙银行申请了存单抵押贷款100万。丁某将贷款全部投入电器厂经营,结果亏损殆尽,致使银行贷款不能归还。 公安机关在侦办该案件中应当收集的证据有哪些?